浅谈如何在中队管理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在中队管理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ID:35384802

大小:55.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上传者:U-991
浅谈如何在中队管理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浅谈如何在中队管理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浅谈如何在中队管理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中队管理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如何在中队管理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余佳琪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辅导员作为小学中队的精神领袖,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和未来人生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前少先队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出发,提岀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与展望。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策略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一个中队的精神领袖,不仅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而且是小学生校园生涯中重要的效仿、学习对象。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培养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养成、学业好坏乃至人生发展方向。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加强小学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辅导员首当其冲,理应担负起重任。然而,教学任务重,日常工作繁杂这一事实给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因此,辅导员该如何正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如何实践得出在中队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大力加强小学辅导员教育工作创新,使小学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小学辅导员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一、辅导员在中队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一)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有心无力据调查,绝大多数屮队辅导员担任着数、语等主科,单班或双班教学任务,虽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但分数对于学校、老师、家长而言仍是评价教师、学校的硬性甚至是唯一标准。辅导员在处理中队日常事务之外,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变成了重中之重,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过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甚至在某些学生身上已出现的心理危机也无法做到及时传达给家长,适时与学生有效沟通。(二)职业规划多样性导致工作重心偏移学校对辅导员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与表面,部分辅导员过于强调自身职业发展与品牌打造而忽略了作为辅导员应有的导师引领与示范。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与爱护,对学生各年龄阶段的需求不敏感,忽视学生内心需要,在琐碎的中队管理实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几乎为零。 (三)家校联接不紧密导致后力不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身上岀现的心理问题暴露了家庭教育某方而的缺失。部分辅导员对家庭教育这一阵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追溯原生家庭的能力弱,对学生身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和心理危机不能有效、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造成学牛心理危机得不到及时处理,形成问题的堆积,更不利于集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四)学校高层不重视导致积极性下降首先是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深刻,教学计划不能很好落实;再次表现为教学时间不能保证,课时安排不足,没有完整、系统、实用的辅用教材;第三,学校针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甚至将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混淆,没有相应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屮队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评标准。这些都导致辅导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并且积极性不高。(五)缺乏专业底蕴导致黔驴技穷绝大部分辅导员都不是心理健康教师,即使认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扰。而对学生的某一心理危机时很少全面、宏观的审视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发展规律,处理问题经常是简单而“粗暴”。二、辅导员在中队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改变教育观念,明晰自身职责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而反观教育与人的关系,不了解人就难以有效实施。为了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辅导员应是一名心理学工作者,万不能只将心理健康教育当做“救火”“防疫”“科普”而已,而要怀着“理解每个孩子,爱每个孩子,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身优势”的教育理念,扮演学生“导师”的角色,而非“拐杖”与“剪刀”。其次,辅导员自身要有进修意识。定期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文章;有意识的参加相关心理学培训,提升技能。只有不断深造白己,才能以高幸福感融入工作,更能将这种能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二)激发家庭教育,赋予家长义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决定着孩子绝大部 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辅导员可从多方而与家长交流强调孩子心理发展对学业发展的助力和人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首先,抓住家长会的契机向家长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明确教师培养思路。鼓励做“智慧型家长”,推荐《发展心理学》等书籍,协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其次,设置家长俱乐部、家长学习小组等,为家长提供互助、交流平台,定期汇报学习成果并展示分享,让帮主孩子心理成长贯穿小学阶段始终。第三,针对特殊家庭的家长要特别给予关怀,理解他们的处境,倾听他们的心声,定期沟通孩子在校情况,并从心理学角度向其提供有效建议。(三)加强朋辈建设,提升互助意识如果说辅导员是一个中队最稳定的心理场影响者,那同伴间的互助力量也不可忽视。首先,设立心理委员。定期向同学宣传心理健康小常识,让给学生掌握简单的情绪宣泄等自我调节方法,产生心理危机会主动向老师、家长求助。心理委员需经过辅导员培训,明确自身使命,热心关注同学,有用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情商。心理委员一周向辅导员汇报一次,协助辅导员了解每个孩子的一周情绪动向和潜在心理危机。其次,每周召开心理班会。由心理委员组织,小组分享一周学习总结、一周趣事、一周感想。辅导员结合学生汇报引导学生从枳极的角度思考问题,归纳出共性问题,小组互助讨论解决办法。(四)融合学校发展,完善改革进程目前,学校教育止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人们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找到一个有效的突破口。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辅导员要在把握学校特色与培养目标基础上,学会归纳同行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思考,旨在构建一个从目标到内容、从实施到评价的完善的,适合自己班上学牛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对于一班之“主”的辅导员,进行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更是巨大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还要具备千百倍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在工作中,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力争让学生不仅体魄强健,而且心智健康,这样,才不愧“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