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ID:36323664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_第1页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_第2页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或学术探讨的情境,通过学生在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信息收集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中,去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较之“接受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更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性学习”中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点拨和组织,重在让学生获得探险索过程中的体验和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对“探究性学习

2、”做了一定的尝试与研究,初步建构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下面就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操作程序:学生质疑→确定选题→操作探索→收集信息→归纳总结→总结评价↘↙     ↘ ↙    ↘↙                                               准备阶段           探究阶段          总结阶段一、       学生质疑,确定小组探究的主题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因此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

3、欲望,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研究中去。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并教给质疑的方法,使其善于质疑。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首先用课件演示米老鼠沿着圆形的草地跑圈的情景,接着提出问题:“要求米老鼠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引入课题——圆的周长。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想知道些什么知识?于是,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想知道的问题:①   什么是圆的周长?②   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④圆周率是怎么回事?圆周率是谁最早发现的?⑤圆周率有什么用?⑥计算圆的周长有什么规律吗?怎样计算?……学生质

4、疑很多,这些疑问正是教师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学习的知识,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教的任务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需要。在肯定学生的提问后,对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联系书本资料与生活实践自己解决(如第一个问题、第四个问题中的后一部分)。然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选择其中一些问题作为每一个兴趣合作探究小组(4—6人为宜)的探究主题进行专题的探究学习。二、       收集信息,操作论证,发现规律学生在确定了探究的目标后,就要积极准备所需的材料,进行测量、计算、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归纳,以获得充足的信息。在小组合作探究中

5、,每个同学都主动参与、分工协作。如一个小组在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这个问题时,大胆地提出用“滚动法”测能滚动的圆的周长(如课前准备的圆纸片、硬币等);用“绕绳法”测不能滚动的圆的周长(如教室外的圆形柱子、软布上画的圆)。此时教师再大胆地加以引导:“甩动绳子系成的小球形成一个圆,用刚才的‘滚动法’与‘绕绳法’行吗?”答案是肯定不行的,因此必须要探讨出求圆的周长的普遍方法来。接着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会与它的什么有关?大部分学生都会猜想到与它的直径有关。教师顺着同学们的猜想布置了探讨的又一个主题: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

6、周长与直径间是不是也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呢?请同学们用刚才测量的周长与直径的数据分小组探究一下,于是各小组又开始了紧张的计算,激烈的争论,数据的记录,信息的分析,结论的归纳。探究完后,各小组都非常踊跃地汇报了自己探究的成果:圆纸片: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硬 币:它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柱 子:它的周长还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周率∏=3.1415…≈3.14三、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总结评价学生在自己的亲身实践探究中获得了较多的信息,这时我们教师

7、就应该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概括,形成科学的结论。如:同学们在自己刚才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写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C=直径×∏。再让学生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C=∏d或C=2∏r。然后结合实例进行尝试练习。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的整个学习过程:①研究圆的周长,你经历了几个学习步骤?②每一个步骤中,你们小组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③通过圆的周长的研究,你懂得了什么?④你还有什么新想法、新举措?对学生的回顾教师要给以适当的评价,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如利用学生探究总结出的结论,让学生计算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这样更能激起学生

8、强烈的探究兴趣。但在此时也应指出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不足的地方,为学生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态度。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任何策略的选择都应因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设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师要灵活地选择使用“探究性学”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