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医康复养生学第四

(医学)中医康复养生学第四

ID:36331448

大小:455.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09

(医学)中医康复养生学第四_第1页
(医学)中医康复养生学第四_第2页
(医学)中医康复养生学第四_第3页
(医学)中医康复养生学第四_第4页
(医学)中医康复养生学第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中医康复养生学第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不同人群的中医养生第一节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养生一.胎教与养胎1、胎教的概念胎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母体的内外环境,依据胎儿的身心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胎儿实施各种有益的刺激,如音乐、触摸、语言等,促进胎儿发育的活动。2、胎教的中医理论基础形象始化、未有定仪、因感而变、外象而内感3、广义胎教与狭义胎教广义胎教--在精神、饮食、寒温、劳倦等方面,对母亲和胎儿实行保健措施,以促进胎儿智力和体格的发育,包括养胎护胎的全部内容。狭义胎教--使孕妇加强精神品德的修养和教育,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期外感而内应,促进胎儿智力发育。4、胎养与胎教的关系胎养是胎教的条件和物质基础,二者相辅

2、相成,密不可分5、胎养与胎教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优生任务--胎养的任务是使母体处于物质、精神、身体的最佳状态,为胎儿提供良好环境。胎教的任务是通过母体的品德修养,外感而内应。6、我国古代关于胎教的论述马王堆帛书《胎儿产》:“远侏儒沐猴,见君公大夫”《史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朱熹:“古者妇女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7、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特点外象内感理论,强调孕妇品德修养对胎儿的影响。养胎护胎措施,强调环境的综合作用。二.儿童养护与早教1、生理心理特点:生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心理--易受惊吓、情志不稳、可塑

3、性强、易受教育2、儿童养护饮食提倡母乳、补钙、补肾、保护脾胃起居有相应特点体格锻炼接触自然2、儿童早教全面发展适时恰当方法合理三、青春期养生1、生理心理特点:生理--发育高峰、渐趋成熟心理--思维活跃、逆反冲动、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错2、青春期心理养生引导为主、环境为先加强修养、接触社会两性知识、教育需早四、中年养生1、生理心理特点:生理--由巅峰转向稳定和衰减、向老化发展、嗜欲不节制心理--成熟稳定、各方面最佳状态、压力重、有疑病倾向2、中年心理养生对身体变化的适应对家庭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的再适应利用学习以养心3、中年生理保健适当增加锻炼,延缓肌肉骨骼的衰退调节血压、血脂

4、、血糖,预防疾病各系统功能下降,代谢率下降,节食节欲五、老年养生1、生理心理特点:生理--自然衰退、功能减弱、疾病多发心理--失落忧郁、遗弃孤独、多疑自卑、经验丰富、高瞻远瞩2、老年心理养生平心静气精神胜利异想天开众采博集返老还童腾云驾雾投机取巧到处伸手见异思迁贪得无厌3、老年生理保健饮食--多样、清淡、少缓、温热熟软起居--“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用药--多补少泻、平和量小、注重脾肾、辨质论补、少用汤剂、药食并举第二节脑力和体力劳动者的保健一、脑力劳动者的养生保健1、脑力劳动定义:依靠头脑中的智慧进行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包括四种形态:创造知识的脑力劳动、传

5、授知识的脑力劳动、管理知识的脑力劳动、实现知识的脑力劳动。2、脑力劳动的特点:思维活动多,大脑耗氧多。缺少肢体运动。姿势单一,气血瘀滞。3、脑力劳动的养生方法重点:运动肢体、养心健脑、心身兼顾科学用脑保护目力居处适宜食物补脑运动和按摩二、体力劳动者的养生保健1、体力劳动特点:以筋骨肌肉活动为主,易于劳损,消耗能量多,物质代谢强《素问》:“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2、体力劳动养生方法:平衡肢体、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合理用脑第三节妇女养生妇女的生理特点特殊的生理功能:经、孕、产、乳素体阳气偏虚、七情不展、易被情志所伤易于血瘀、血虚妇女养生的重点调理肝脾肾、冲任督带“天癸

6、未行属少阴,天癸行属厥阴,天癸绝属太阴”促进阴血的充盈、顺畅一、月经期保健1、经期保健意义:正常有规律的月经是女子具有孕产能力的标志之一,也是全身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正常的反映。2、经期养生五大方面:防寒、防热、防虚、调神、卫生3、月经期保健方法:调适寒温--寒则血脉拘急不畅,热则血热妄行或煎熬成瘀饮食起居--避免辛辣燥热动血之品、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忌烟限酒、注意休息调和情志--经期血虚肝失濡养,易怒烦躁清洁卫生二、围绝经期保健1、围绝经期特点:生殖机能逐渐衰退、丧失。内分泌、躯体、心理发生变化2、围绝经期保健方法稳定情绪--补充激素、辨证调神、家庭关心定期体检--防止心脑血管病、肿瘤运

7、动------防止发胖、改善糖脂代谢、防止骨质疏松、保持骨密度饮食------以补钙、补激素、营养清淡为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