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ID:36597668

大小:62.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2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_第1页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_第2页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_第3页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_第4页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前人常说“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惘然。”我们今天要谈的《林黛玉进贾府》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这篇课文的教学。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是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必学课文。本单元在全套课本中,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的第三个单元重点训练小说的阅读与鉴赏能力。这个单元的训练与初中也有联系,曹雪芹的《红楼梦》,初中学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学生对作家作品并不陌生。从课文本身看,主要写贾府人物出场。人物出场的顺序安排极

2、具匠心,不是大呼隆一起上,而是有先有后,把王熙凤安排在贾母等人之后,把贾宝玉又安排在最后,让一个重要人物,一个主要人物,先后在聚光灯下一展风采。另外,作者写人物出场笔墨轻重也各有不同。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浓墨重彩,着意渲染,写得特别精彩。课文阅读提示中要求阅读时要注意比较。因此,根据本单元的重点和本课的主要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比较阅读能力  2、欣赏课文人物出场描写的艺术  本节课的重点是比较研究王熙贾宝玉的出场,有四个关键的教学环节,即“人物的上场”、“人

3、物的亮相”、“人物的表演和有关介绍”。  难点是要学习在相同的叙事模式中发现不同这需要对学生自然而又深入的引导。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明确学习探讨的方向和范围,我先向学生提供课文学习提纲,并安排学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然后各小组自主选择学习探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化和细化讨论。最后在我主持下各组交流研究学习心得。选择同一话题的小组可以竞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驳对方的观点。交流中,我尽量做到不失时机的点拨并注意内外勾联,由表及里,彼此相较。这样,通过课前的铺垫和课中的点拨组织

4、讨论,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探究,竞答,比较分析,就将学生的研究阅读与老师的鉴赏指导结合起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说教学过程  (一)明确研读范围  1、导语  中国戏曲中的主角出场一般是有固定程式的:第一步主角在锣鼓声中踱着台步上场,第二步主角来到前台正冠,整理衣服,来一个亮相,第三步做相关介绍,第四步表演才正式开始。王熙凤和贾宝玉是贾府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根据作者对他们出场的描述,分别指出哪是“上场阶段”,哪是“亮相阶段”哪是“介绍阶段”,哪是“表演阶段”?  1、回答,教师总结:两

5、人进门的“声音”和方式相当于“上场”,服装和神态的描写相当于“亮相”,贾母对王熙凤的玩笑、《西江月》词对贾宝玉的评论是“介绍”,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表现和宝黛相会是“正式表演”。  2、学生分配研读问题;然后每一组同学之间展开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习研读问题与预习里的内容近似即:一是比较两人进门的方式;二是比较两人的亮相和介绍;三是研究凤姐的表演;四是研究宝黛相会。  (二)、研读课文  同学明确本组的研读任务,同组之间展开讨论,我巡视并参与个别组的讨论。花时3至5分钟。因为有预习提纲,同学对两个人的全过程已经有

6、所了解,课堂上分配研读任务,目的是让每一小组对其中某一个环节有深入的钻研。  (三)研读交流  每一组推选一个同学作主要发言,本组同学补充,其余小组如有独到的见解也可补充,同一问题不同小组之间甚至可以展开辩论。我的点拨尽量根据学生的发言,学生讲得好,则少讲;学生的发现如浮于表面,要引向深入;学生如果把两个人割裂开来讲,要引向比较;并且我准备适时提供课外材料来印证。下面是点拨时准备的一些问题。  1、读人物的出场时,我准备了以下三个问题:  ①两人进门都是先声夺人,但声音是否一样?两人都迟到原因是否一样?  凤姐的

7、“先声”是笑,宝玉的“先声”是脚步声。凤姐的迟到是为了突出自己,是刻意的安排;宝玉的迟到是烧香迟了,事出有因。  ②这两个人的进门方式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可以看出什么?  凤姐是被媳妇们围拥着进门,众星捧月,可见权势炙人,地位高人一等;宝玉是单身直入,仆在前面笑,主在后紧跟,青春爽快之气扑面。  ③对于这两个人的进门,林黛玉的感受如何?  一为诧异、惊奇,一为猜测、想像。因惊诧,所以相见时不敢怠慢,因猜想引起内心震动,对前者敬畏有加,与后者灵犀相通。  (此时适时提供脂砚斋的点评:“第一笔,阿凤的三魂六魄已被著者拘

8、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笔墨非仙助即神助,不然从何得此机括也?磨新墨,援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见其人,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  2、研讨人物的亮相和介绍时,我准备了三个问题:宝玉和凤姐对自己穿戴的态度是否一致?作者通过这身穿戴告诉了我们什么?  宝玉对自己的包装不甚看重,所以一进门就立马卸装,并因之招来贾母的批评。凤姐的包装是主动追求、刻意为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