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_毕业论

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_毕业论

ID:36802139

大小:962.07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5

上传者:U-145848
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_毕业论_第1页
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_毕业论_第2页
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_毕业论_第3页
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_毕业论_第4页
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_毕业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_毕业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华山旅游景区旺季交通问题分析院系:管理工程系专业:旅游管理学号:1109361006姓名:高海婷指导教师:丁爱芹年月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由于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西安旅游圈”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旅游业发展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客源分布不均、客流量集中、软硬件设施不完善以及景点创新不足等。本文以华山风景区为例,分析其旅游旺季交通拥堵、服务不完善、缺少特色等问题以及华山景区自身游览路线单一、游客滞留时间短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车、路、服务、宣传的多方面对华山旅游交通提出意见。就华山游览路线问题,提出华山南峰新通路的初期设计方案,并就华山游览时间、客源开发、内外旅游项目设计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关键词:旅游圈旅游交通华山游览路线1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Duetothevigorousdevelopmentoftourisminourcountry,ontheabovebigXi'anasthenorthwestregion'slargesttourismdevelopmentzone,isfacingmanyproblems,suchassourcedistribution,trafficconcentration,softwareandhardwarefacilitiesisimperfectandinsufficientinnovation,etc.BasedonHuashanscenicareaasanexample,thispaperanalyzestheincompletetrafficcongestion,thetouristseason,suchproblemsaslackofcharacteristicandHuashanscenicareaitselfsingletourroute,touristsstrandedtimeisshortandsoon,andtheseproblemsarediscussed,fromthecar,road,Huashantouristtrafficservice,publicityofvariousperspectives.Huashanrouteproblem,putforwardtheHuashansouthpeakearlydesignschemeofnewpathways,andHuashanvisitingtime,tourismdevelopment,tourismprojectdesigninsideandoutsideofitsrecommendations.Keywords:tourismtransportation,tourismcircle,Huashan,tourroute2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1.绪论..............................................................................................................................12.“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现状...........................................................................................42.1“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资源现状.................................................................................42.1.1“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资源范围:.......................................................................42.1.2“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资源分布特征:...............................................................42.2大西安旅游圈旅游市场现状:................................................................................52.3对“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的建议.............................................................................73.华山旅游旺季交通分析..............................................................................................83.1华山景区近年来旅游市场现状.............................................................................83.1.1客源市场变化..................................................................................................83.1.2旅游时间分布变化..........................................................................................83.1.3选择交通方式变化..........................................................................................83.2改善华山旅游交通意义.........................................................................................93.3改善华山旅游交通措施:...................................................................................103.3.1旅游公路建设................................................................................................103.3.2旅游巴士服务................................................................................................103.3.3树立品牌........................................................................................................103.3.4绿色旅游........................................................................................................113.3.5加强管理........................................................................................................113.3.6市场宣传........................................................................................................113.3.7价格策略........................................................................................................114.华山旅游旺季游览路线交通分析............................................................................124.1华山旅游景区游览路线现状...............................................................................124.2现有华山游览路线存在问题...............................................................................134.3针对华山游览路线存在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144.3.1南峰通路方案简介........................................................................................144.3.2南峰通路方案意义........................................................................................143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4针对华山景区发展的其他建议...........................................................................144.4.1开发新景点.......................................................................................................144.4.2冬季旅游...........................................................................................................144.4.3整合区域资源...................................................................................................154.4.4绿色自然旅游项目...........................................................................................155.结论与展望................................................................................................................16致谢....................................................................................................................................17主要参考文献....................................................................................................................184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大西安旅游圈”是一个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的旅游产业网络体系,合理配置西安及其毗邻旅游资源,使旅游目的地产品内容不断更新,同时促进旅游目的地内部组织的协调与持续发展,推动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构造区域性“大旅游圈”,对西安及其毗邻地区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和空间重构,以优化区域内旅游产品,满足国内旅游市场的进一步需求。从形态和布局来看,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了“渭南、西安、咸阳、宝鸡”一线“一”字型成长轴线。由于这一线分布着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交通的便利带来了旅游的强势增长。大西安旅游圈由“多点旅游中心地”向“多节点等级体系”发展,从“集聚型”向“互动型”过渡。通过自组织和他组织形式,区域旅游规模整体渐趋平衡,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总人数都趋于分散,西安旅游“一家独大”局面有所改善。但同时不可否认,西安一市独大,其他地市相差较远,这种地域结构的问题,使得游客滞留的时间相对较短,旅游经济产出和效益较差。此外,西安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不可能脱离周边城市独立发展,而“谁能更好地接轨西安,谁就能率先迅速崛起”,也成为西安周边许多旅游企业的重要发展思路。受限于陕西旅游的“单集聚”性,因此要实现板块联动,旅游的网络化发展,就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策略的实施最根本的原则和途径就是区域旅游网络一体化发展,即形成市场网络化、交通网络化、组织网络化、产业网络化、企业网络化等,进而各个子(分)网络共同构成都市旅游区的优势与特色,吸引中心城市的游客前来旅游。我国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黄金周制度,形成春节、“五一”、“十一”这3个七天长假。由于春节受传统习俗及气候的影响,旅游特征不明显,2008年我国又取消了五一黄金周,2012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8天叠合被称为“最长黄金周”,随着全国174家景区门票降价,以及中国高速公路对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政策,黄金周内各地游客流量均呈“井喷”式增长,各大景区普遍出现“爆棚”现象,由此研究并解决旅游景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意义重大。西安作为旅游胜地,文化古都,解决旺季交通问题更是刻不容缓。大西安旅游1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圈是指以西安市为中心,联合周边城市和旅游景区,以2h车程为半径而形成的旅游功能圈。从空间结构及旅游路线来看,从内向外可划分为3个游憩区,且呈“米”字形延伸至四方,这3个圈层分别是①近程游憩区:距钟楼约25~35km,乘坐交通工具出行约0.5h车程,大致是大西安都市核心区范围,行政区划上包括雁塔区、灞桥区全部和未央区的大部分。②近郊游憩区:半径约100km,约1~1.5h车程,包括长安区、临潼区、蓝田县、户县、高陵县、咸阳市的渭城区、秦都区、泾阳县等地;③远郊游憩区:半径约250km,约2~2.5h车程,空间结构上大致是关中环线周边地区,行政区划上包含阎良区、周至县,咸阳市的兴平市、礼泉县、乾县、武功县、三原县、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而华山旅游景区应属于③远郊游憩区。所以研究大西安旅游圈对应的华山景区旅游交通问题可以辐射整个远郊游憩区的旅游交通问题,意义重大。另外,华山风景区以“天下奇险第一山”而著称,这不仅指其壁立万仞的山体,同样也包括险峻奇陡的华山游览线路。华山之路是体现旅游特色的重要景观。如何保持华山之路的特征,又形成现代游览活动所需要的环状回路,并且保证旅游旺季游览路线的通畅安全,应是华山景区建设思考的重点内容。1.2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旅游圈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和产物,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旅游圈(DestinationCircle)是以大都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文化、自然区位和交通条件为出发点,合理配置大都市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接待服务,从而形成旅游业的“城市—区域”、“市场—资源”共轭型空间结构综合体。GraemeEvans等英国学者认为旅游圈的规划和针对旅游圈设计的新型旅游政策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体【1】。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大西安旅游圈”的整体发展产生兴趣:孙根年等人【2】曾就“大西安旅游圈”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胡宪洋等人则就“大西安旅游圈”【3】的旅游规模分布演变进行讨论。旅游圈这种既存在竞争,又凸显合作的形式,承载着合理配置区域旅游资源,谋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的重任。而对于旅游交通的研究,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规划、旅游者旅行空间行为和迁移规律、旅游交通的区域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旅游交通满意度、交通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过程等方面。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不同层面的区域旅游交通规划、特定交通方式和交通设施的区域旅游影响、交通设施的区域旅游影响、作为吸引物的旅游交通等方面。BrucePrideaux等人研究了旅游交通【4】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龚珊珊、张学梅等人就旅游交通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2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6】【7】;而魏艳旭更是对旅游交通的低碳改革是整体旅游交通发展的重中之重;褚玉良【8】等人则对陕甘地区新丝绸之路的开发做出了研究。1.3主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如今旅游业火爆,尤其是旅游旺季景区出现的游客超载,交通拥堵现象的关注,以大西安商圈中的华山旅游景区为例,通过对华山景区旅游市场和地理位置的分析,研究其旅游交通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其他景区的先进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华山景区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宋江云等人通过对华山【9】旅游容量进行研究,提到华山相对单一的游览路线影响了华山旅游的发展;王硕、【10、11】贺晓慧等人通过对庐山、八达岭、华山三处黄金周时游客流量的分析,认为华山在旅游项目的设计上还落后于前两者。通过对华山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游客构成的分析,既保持华山景区现有的景观特色,又为了满足旅游业的需要开辟新的通道。道路建设和游览景点的开辟相结合。新的游览道路应该形成新的景观空间,设计方案与华山整个游览道路的特色相一致,且线路的通过能力要大,并保证游客的安全。力。3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现状2.1“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资源现状:2.1.1“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资源范围:如图2.1所示,“大西安旅游圈”内知名旅游景点包括:东线:骊山风景区(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华山风景区(西岳华山、西岳庙);西线:咸阳帝王陵墓旅游区(乾、昭、茂陵)、法门寺旅游区(法门寺、周公庙、西周青铜器);南线:秦岭北麓风景区(太白山自然风光旅游区、楼观台、翠华山)、长安古寺庙旅游区(兴教寺、香积寺、青龙寺);北线:药王山石刻、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河龙门等风景名胜区。图2.1“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资源分布图而本文则将重点讨论和分析东线华山风景区在旅游交通方面和游览路线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办法。2.1.2“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资源分布特征:1.单点集聚:西安作为“大西安旅游圈”的绝对核心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政治经济优势都使其地位不可撼动,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需要依靠西安的辐射和带动,大部分进入“大西安旅游圈”的游客均需要在西安周转逗留。西安如同整个4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旅游圈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为整个旅游圈提供新进入的游客,同时又时刻迎来从圈内各旅游区归来的游客,所以西安给游客留下的印象至关重要。另外,西安作为千年古城,市区内的古迹景点不胜枚举,文化吸引力闻名遐迩,很多国内外游客都是通过西安而了解到“大西安旅游圈”内其他景区的,所以西安作为旅游圈的核心,其发展仍然不可忽视。2.横向轴心:从“大西安旅游圈”的形态和布局来看,旅游圈内正在形成以“渭南、西安、咸阳、宝鸡”为核心的“一”字形东西走向长轴线。由于这四座城市的旅游资源都极为丰富,且有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串联,由此而带来了大量的旅客资源。相形之下,纵向的南北两线旅游业发展就处处受限:由于交通便捷性不及东西线,且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导致南北线的发展滞后于东西线,旅游指向性不明显。尤其是南线,由于秦岭山路阻塞,交通不便,其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难以招揽游客到访。由此也可以看出,旅游交通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3.区域差异:“大西安旅游圈”的差异性不仅有“横纵”差异,而且具有旅游圈普遍存在的问题——“核心边缘”差异。西安作为核心,旅游业发展远超周边地区,而随着路程增加,周边景区热度呈衰减趋势。一方面,由于周边地区经济实力有限,旅游业发展力度小,导致对于景区的宣传不足,知名度低,且不能体现出特色,导致游客到访率低。另一方面,由于距集散地西安市距离稍远,且交通不便,导致旅客更加难以产生兴趣。两方面相结合,是整个“大西安旅游圈”出现“核心边缘”差异的主因,也是所有旅游圈建设需要面对的问题。区域差异,发展失衡,如同木桶效应,也反向的限制了核心区域的发展,所以平衡各地区发展,使发展偏慢地区迅速崛起,对整个旅游圈发展意义深远。4.平衡发展:虽然西安在旅游圈内综合实力超前,但近年来,西安旅游业的影响力正在区域内慢慢削减,旅游圈内的游客人数以及产生的旅游经济均趋于分散,旅游圈内越来越多景区开始尝试打造出自己的旅游品牌,如汉中油菜花主题游、黄帝陵寻根主题游等项目,都有效的分流了西安的游客,也使进入“大西安旅游圈”的游客滞留时间延长,促进了旅游圈整体的发展。“大西安旅游圈”正在由“集聚型”向“互动型”发展,整个旅游圈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并存,整体发展趋于健康稳定,竞争力逐步提升。2.2大西安旅游圈旅游市场现状:5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客源市场:根据资料显示,“大西安旅游圈”客源半径正在逐年增大,且外省游客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说明西安不再只是作为陕西内或者中西部地区游客的旅游主要选择,而是成为了全国甚至全世界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其中最主要的外省客源来自周边省份如山西、河南以及京、沪、粤等地区,这一方面说明旅游业的发展由于交通业的发展取得了大幅的进步,游客不再随距离增加而减少;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实力决定了人们旅游的积极性,如上文提到的京、沪、粤地区。由此也提醒我们,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交通,增设进入“大西安旅游圈”的旅游路线,以及积极开发优质的沿海富庶地区是“大西安旅游圈”市场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2.发展速度: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大西安旅游圈”的发展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仍然进度缓慢。“大西安旅游圈”应该借助本身处于我国地理中心位置的优势,积极开发各个方向的旅游市场,并且利用国家开发西部的政策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应增加与东南沿海精品旅游区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更新经营和管理思想,参考其成功的经验开发出适应新市场的新鲜旅游项目,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提升自身实力,实现增速。积极开展与东南沿海旅游区的旅游联合,使两边的客源实现互通互换,产业共同发展。3.项目建设:根据市场分析,外省外国游客进入“大西安旅游圈”的主要目的地一般为高质量的人文景点比如秦始皇陵、华清池、黄帝陵等,而本省游客大多选择自然资源景点,如秦岭野生动物园等。这体现了两类游客旅游目的的不同:外地游客更加偏重游览古迹名胜,朝拜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而本省游客更多是为了休闲度假,放松心情。由此,应该设计更多符合游客要求的游览项目,满足不同目的的游客需求。一方面开设更多高品质、高层次的精品旅游项目,并对现有的旅游项目继续深度挖掘,吸引高级旅客资源,开发高端市场,另一方面,提供舒适便民的休闲修养旅游项目,让普通民众都可以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并形成游客的旅行习惯,培养一大批长期稳定的游客资源。4.区域内合作:由上文的旅游资源规模分析已知,“大西安旅游圈”内各区域吸引力差异很大。为了提升旅游圈的整体实力,促进旅游圈整体的经济发展,必须增加各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合并兼容自身的特色客源市场,并且增加旅游圈内部的游客流动。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对整个旅游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使本地居民更好的了解旅游圈内各景点的特色与渊源,可以在外地游客到访时对旅游圈内其他区域进行变向的宣传,建立起了一个和谐互惠、风气健康的发展整体,也可以提升旅游圈在外地游客心目中的形象。6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3对“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的建议1.改善旅游交通:通过上文对“大西安旅游圈”内部旅游资源规模以及外部市场规模的分析,发现旅游业的发展与交通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这也是后文分析华山旅游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健全旅游圈内的交通设施建设,可以增加游客对旅游圈内各个景区的到访率,同时也就增加了旅客在旅游圈内的滞留时间,进而大大增加了旅游消费,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很大帮助。另一方面,整个旅游圈由西安作为中心出发,至周边景区最远的车程不会超过3个小时,这一时间并不算长,如果可以有效利用,或增加旅游线路的游览性,或提升旅游交通服务的质量,则这段消费在通往景区之间的不必要却又必须的时间可以成为大西安旅游圈的特色,起到吸引旅客,增加旅客满意度的作用。同时,为保证外地旅客进入旅游圈的畅通便捷,必须多种交通方式同时发展,增加航班量,开通满足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长途巴士,都可以有效增加客流量,带动旅游经济发展。2.打造精品“卖方市场”:提升景区的软硬实力,使游客不是因为需求才去旅游,而是被景区的魅力所吸引。对于旅游圈的边缘区域开发,要先树立一个“精品”项目,再以大带小,逐步带动起整个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5A级景区的年接待量为100~300万人,3A和4A景区的接待量为20~60万人,而普通A级景区的接待量只有5万人。显而易见,景区的级别和精品度对于吸引游客到访至关重要,而到访率越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越大。同时要适当的推出高端项目,重视对高层次游客市场的开发,提供游览之外的旅游目的,比如商务会议、养生保健、宗教朝拜的多种多样的旅游项目。3震撼性营销:旅游是“知名度”经济和“眼球”经济,市场营销和直观感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震撼性的市场营销,才能提高知名度;只有“直观可见”才具有吸引力。相较旅游发达地区,西安的旅游营销缺少“大手笔”和“震撼性”措施。其实大西安旅游圈内具有很多值得突出的景点,传统的比如秦始皇陵雄壮的兵马俑阵,雄奇险峻的西岳华山,而新近开发的如秦岭养生项目,乾陵开采项目等等。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季节,准备最适宜的每季每月的重点景区重点项目,并且与时事紧密结合,时刻关注国内外的热点话题,随时准备借势而起,推出适时应景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的眼球,引起民众的关注,以此在传统旅游高峰之外开发新的旅游经济爆发点。7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华山旅游旺季交通分析3.1华山景区近年来旅游市场现状3.1.1客源市场变化首先,华山的客源市场地域分布已经由强烈集中趋于分散。大部分客源分布于本省内以及河南、山西两省,比例在90年代初可达到80%,而近年来比例大大减少,在40%左右。这说明华山景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近年来大幅提升,同时我国游客的出行距离也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而逐渐增加,游客的脚步有越走越远的趋势。其次,华山客源市场还与客源市场地域的经济发展有关,相比于河南和山西,同为邻省的甘肃、四川的客源市场份额就相对较少,而距离遥远的广东、云南两省的客源份额却十分可观。由此看出,经济实力越强,其出行旅游的意识也越强,并且能够有效突破交通带来的限制,进行长途的旅行。这也与之前“大西安旅游圈”整体的市场变化吻合。因此,华山客源市场的开拓应在保证西北和华北份额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在华东、华南、西南以及东北地区所占比例。3.1.2旅游时间分布变化华山旅游的季节性很强,4至10月间为游客游览的旺季,由于国家多年实行“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假期政策,使得5月和10月成为华山游客最为集中的两个月份。但近年来这种季节性出现的游客高峰现象也有减弱趋势,旅游旺季的时间正在逐渐延长。由于旅游时间比较集中,经常在旅游旺季如“五一”和“十一”出现游客入住困难,乘坐索道困难等现象。而在淡季时这些旅游设施的使用率又十分低。所以推出不同季节的特色旅游产品对华山景区意义重大,既可以增加客流量又可以提高旅游设施的使用率。游客中,以观光旅游为目的占大多数,一般只逗留一天,很少其他消费。另外,在游客质量方面,缺少以商务会议、度假养生和科研考察为目的的高层次游客。因此,华山景区应该积极开发旅游产品,让美景古迹和优质服务留住游客,刺激消费,提升竞争力。3.1.3选择交通方式变化【12】西北大学硕士秦雪曾就西安市游客的旅游交通行为进行分析,本文参照其进行的社会问卷调查,分析得出:随着近年来我国整体交通业尤其是旅游交通业的高速发展,游客选择乘坐火车来到华山的比例越来越小,大多数选择自驾车或者乘坐8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旅游巴士进入景区。而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流疏导问题、车辆存放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就必须解决旅游公路建设问题以及景区停车场扩容建设问题。3.2改善华山旅游交通意义针对上文提到的客源、季节、交通问题,整个华山景区需要做出的改变很多,本文拟针对其中旅游交通的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其改革意义,并提出改善华山旅游交通的具体建议。当旅客决定了旅行目的地后,在整个旅途之中,影响旅游整体满意程度的因素包括:环境、行为、服务、体验等,而在这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食、住、行。对于餐饮和住宿,不同游客可能会因为自身的个性和偏好产生不同的需求,但对于交通做出评价是,标准是非常一致的:旅游交通的舒适度、安全度和快捷度是评价旅游是否满意的重要参考。对游客来说,旅游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方面不必要和客观方面又必须的矛盾。它不仅会影响整个行程的安排,还涉及到游客的游览精力和心情。近年来,由于景区管理者们对此的不重视,旅游交通方面所引起的游客投诉越来越多。旅游资源本身吸引力再高,如果前提的交通条件没有达标,则不能发挥其优势,经济效益更加无从谈起。另外,当紧急状况发生时,旅游交通又成为了引导和疏散游客的重要手段,可见其重要性。当然,旅游交通首先要保障的是客流量,只有增大到访率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有效、畅通、便捷的交通是景区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游客的游览质量,提高客流量,增加回访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私家车购买能力大大增加,私家车拥有量也大大的增加。虽然私家车多了,但仍然不能解决外地游客旅游时的交通问题。根据调查,有大量外地游客选择不跟随旅行社游玩西安的各处风景区,而本地游客也不可能大量使用私家车出游,由此,出租车和旅游专线巴士便成为了主要旅游交通承运工具。而“大西安旅游圈”内许多景区,包括华山在内,距离西安市区距离遥远,出租车昂贵的价格以及外地游客由于陌生而产生的不信任感导致其并不适用于200公里以外的远郊景区。因此,旅游专线巴士就成为了这部分景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根据实地调查和游客反映,目前华山景区的旅游巴士服务质量很难令游客满意。相较于旅行社配备的旅游大巴,现有的旅游专线巴士上缺少专业的导游讲解,乘坐旅游专线巴士单纯是为了代步,且车辆一般老旧,硬件质量差。所以总体说来,华山景区的旅游交通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游客对华山旅游交通整体并不满意,这势必影响华山景9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甚至对今后华山景区的继续扩大规模形成妨碍,所以针对其旅游交通的改革措施意义重大。3.3改善华山旅游交通措施3.3.1旅游公路建设顾名思义,旅游公路是为通达和联系旅游景点,主要供旅游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它与其他公路的区别包括:旅游公路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而其他公路的建设目的则是为周围群众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旅游公路对环保要求更高;旅游公路需要在公路沿线进行道路景观建设;一般公路交通量的变化随时间、季节的变化不明显,而旅游公路吸引的交通量是随时间、季节的改变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如图3.1既为国外建有观景台的旅游公路。图3.1国外旅游公路观景台决策者可以考虑把旅行和游览结合起来,把旅游交通融入到旅游之中。而现在通往华山超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沿途几乎没有与华山旅游相关的服务设施。如果可以在这条旅游公路上设置更多与华山旅游相关的景观必将提升整个景区的旅游品味,吸引更多游客。3.3.2旅游巴士服务尝试使用新型、舒适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或者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风情交通工具。在行车过程中,乘务人员可以在去途时对游客进行华山历史渊源的讲解,具体景点位置的介绍以及登山时的注意事项等等;而在归途中,由于游客登山之后十分疲惫,可以提供靠枕、毛毯等休息用品服务,车内播放放松舒缓的音乐等,使游客达到最舒适的旅游体验,增加满意度。3.3.3树立品牌优质的品牌代表着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和信誉。树立一个健康值得信任的旅游线路品牌,对整个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需要政府、交通部门和旅行社三方面共10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同扶持,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保障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同步发展,加大宣传的力度,这样才能在游客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3.3.4绿色旅游充分考虑旅游线路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互惠互利的旅游模式。尤其时下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节能减排不仅是一个景区的社会责任,还可以成为一个景区吸引游客的名片。减少对线路上环境的破坏,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永不衰竭的财富。3.3.5加强管理旅游交通相关的管理部门十分庞杂,为了能更加高效的处理问题、提供服务就必须简化管理体制,革新管理技术。能够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合理安排运力,根据季节变化做出合理的客流量预测、车辆调度,实时采用无线电进行协调,并及时将信息更新到互联网上,可以让旅客做出最合理的旅行安排,这样才能达到景区和游客双方实现利益的双赢。3.3.6市场宣传华山旅游市场开发中,要选择合理的宣传方式,通多尽可能多的宣传媒介来推广华山旅游景区和这条游览路线。首先可以利用其他常规市内公交车内部和车体表面进行景区的宣传。“大西安旅游圈”内有很多景区已经采用了这种宣传方式,这种方式市场覆盖面很大,费用也较低,但是亮点不足。在宣传旅游交通专线的时,可以请西安地区的主流媒体来采访将要推出的旅游交通专线,以介绍其特色、作用、设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情况,并制作成新闻短片以新闻事件的方式获得新闻媒体对旅游交通产品的报道。由于公众一般倾向于认为新闻的可靠性大于广告,因此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与花费上百万的旅游广告相当,而且新闻报道不需要向媒体付费。3.3.7价格策略旅游交通中的消费主要包括:旅行所需车票费用、旅行过程所需时间花费以及为获得更舒适旅行体验的额外花费。而车票费用和时间花费一般成反比,花费时间越少的交通工具费用越高。所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旅游线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提供有特色的差异化服务,为不同的团体安排具有其团队特色的旅游交通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吸引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人走进华山景区。11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华山旅游旺季游览路线交通分析4.1华山旅游景区游览路线现状景区游览线路连接景区的各个景点,构成了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骨架和网络。华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险”,不仅仅指其险峻陡峭的山体,同时也包括了其惊险刺激、曲折回旋的游览路线。如何既保持华山游览线路的特点,又形成现代游览活动需要的环状回路,满足旅游旺季华山景区的旅游高峰的容量需求,应是华山景区建设思考的重要内容。根据历史资料,春秋时期,秦昭王曾派人从黄甫峪攀上华山,这是攀登华山的最早记录。汉代卫叔卿借助钩梯从黄甫峪登上华山博台。正式的登山活动出现在南北朝以后,随着道教活动在华山兴起,渐渐出现从华山峪到华山诸峰的登山道路,但也只是陡峭艰险的羊肠小径。宋代时在千尺幢等处凿石阶,苍龙岭处设护索,直到明清时登道仍宽不盈尺,凭临千仞,险峻奇异。建国后政府曾对华山登山道路多次整修、加固、拓宽。80年代中期,针对国内游客增多和险情频发的情况,国家斥资一千多万元对华山道路进行全面改造,使道路的平纵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形成了华山游览线路的现状。如今整个华山游览线路全长约12km,大致可分为5段:玉泉院至十八盘段,沿华山峪道西侧向前,全长约有4000m,海拔由417.22m升至957m,坡度一般在10%~17%,较平缓;十八盘至青柯坪段,进入华山峪沟脑,路面为石阶踏步,迂回曲折,长823m,海拔升至1200m,坡度达25%~48%;青柯坪至北峰段,属侧坡路段,长1100m,海拔升至1570m,形成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险路,坡度达50%~100%,最大为113.4%;北峰至金锁关段,为山脊路段,全长1247m,海拔1570m~1950m,坡度变化较大,上天梯、苍龙岭仍十分险峻;金锁关以上为山顶环线,全长(含支线)4770m,除长空栈道、鹞子翻身等外侧景点外,峰间凹地高差较小,路况较好。图4.1既为现有华山游览路线图。12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图4.1现有华山游览路线图4.2现有华山游览路线存在问题华山游览路线如同“金线吊葫芦”,漫长的峪谷道路连接着一个个景点游览区。由于近年开通索道,游客可以从黄甫峪直通北峰,但之后仍然只有一条路线可走,如此单一的游览路线制约了华山旅游业发展。第一,对游客心理造成枯燥无聊感,本身华山山势陡峭,道路难行,无论上山下山游客势必十分疲劳,心情烦躁,然而单一的游览路线定会加剧这种感受,使游客败兴而归,难以吸引游客回访。第二,由于游览路线的单一,再加上道路难走,导致华山上游客移动速度缓慢,甚至有的路段出现拥堵。随着索道开通,更使得北峰以上道路在旺季常常堵塞。白天拥堵情况尤为严重,皆因为上下同路,夜间爬山的人在下山时希望慢慢玩赏华山美景,而选择白天爬山的游客多为身体不便者,登山速度不快,则导致唯一的游览路线拥堵不堪,严重影响游览质量。第三,由于华山山势奇险,峰高峪深,据研究,华山主峰区可游面积仅0.4,最大环境容量仅为6000人。所以上山游客如果大量聚集在峰顶时,人满为患,游客不仅难以欣赏华山美景,还有可能发生危险事故。如果可以提供多条游览路线,必将分流游客,游客在峰顶逗留的时间也会减少。总之,目前的华山游览线路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供求矛盾明显,改善游览路线势在必行。13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3针对华山游览路线存在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4.3.1南峰通路方案简介华山东、西、南峰所构成的主峰区为华山核心景区,想要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再开发出一条下山通道。华山主峰区海拔1900~2160m,周高中低,其外围以悬崖峭壁与周围山体相接,高差极大。比较三峰高度和坡度情况,东峰峰顶海拔2099.9m,崖脚海拔1600m,高差近500m。西峰与崖脚高差在400m,且壁陡直立。所以东西峰及其附近无法开辟第二通道。南峰海拔最高达2154.4m,但其东侧低凹处海拔仅2000m,且在南峰崖脚有一斜梁,海拔为1850m,相对高差仅150m多,是华山主峰区与崖脚高差最小之处。该段崖面,岩体整齐无破碎,有几条崖缝上下延伸,下段虽陡直但上段有一定坡度。所以,主峰区第二通道可选择于南峰东侧,形成相对于北峰登山道路的华山南路通道,势必使得华山景区通行能力大大提升。笔者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不能亲临华山绝险处探究新路线设计方案,但不妨大胆畅想,以南峰东侧最低处为起点,沿崖壁斜下开凿半圆形洞,洞外缘设置防护栏杆和铁索,路面为台阶踏步,连接黄甫峪。该方案施工容易,石渣可直排岩下,投资较少。但也对山体造成较大破坏,而且坡度依然较大,通行速度仍需进一步观察。4.3.2南峰通路方案意义华山南通路的开发可以使华山旅游景区形成两大环路,大大缓解了游览压力,并且提供了新鲜的路线和景点,为景区开发更多旅游项目提供了可能,提升华山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曾到过华山的旅客再次来参观,并且可以有效的延长旅客在华山的滞留时间,带动旅游经济发展。4.4针对华山景区发展的其他建议4.4.1开发新景点伴随着新游览路线的开发,华山景区应该继续开发其他有吸引力的旅游路线,合理利用华山上诸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如杨氏十八冢、杨氏祠堂、西汉京师粮仓、魏长城、龙窝等资源。效仿庐山和黄山的模式,增加疗养、商务会议、宗教朝拜和科考探险等主题,增加旅游资源多样性,吸引游客到访。4.4.2冬季旅游对华山景区从空间上的再开发之后,可以增加对时间上的再开发。由于气候影响,每年11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是华山旅游的淡季。由于气温较低且山中湿度较大,14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导致山路难行,事故频发。但当大雪纷飞之际,华山之上又有一番别样的风采,真可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如此美景一定会吸引全国游客到华山之上欣赏,尤其对于经济富庶南方地区游客,如广东、福建等地,以“雪”为主题的冬季旅游项目必然吸引眼球。景区管理部门只需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工作,并合理利用因为淡季而产生的剩余人力物力,集中针对南方区域进行宣传,必将使华山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增加经济效益。4.4.3整合区域资源对华山旅游资源进行内部开发之后,还可以对华山旅游资源的外部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利用华阴和渔关两地的区位优势,形成“秦晋豫”主题特色旅游区,以黄河为纽带,吸引高端游客进行“寻根论剑”之旅,有力的提升游客的质量,培养一批高端游客,大幅度的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4.4.4绿色自然旅游项目华山自然景观资源极为丰富,但不可否认,人为的破坏也同样巨大。景区应该响应国家绿色环保的号召,推广一系列绿色旅游项目,介绍华山上特有的植被与其生活特性,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环保爱好者的光临,还可以对青少年从小培养环保意识起到积极作用,开展针对青少年回归自然的旅游特色服务,在登山强身健体的同时了解自然植物和文化渊源,又将拓宽华山的旅游市场。15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结论与展望本文就“大西安旅游圈”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就其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两方面展开讨论,提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提出了改善旅游交通、打造精品景区等建议;并以旅游圈内华山风景区为例,分析华山风景区旅游交通问题,并提出建议如改善旅游公路设施、提升旅游巴士服务等,以提高华山风景区旅游竞争力。又根据华山风景区内存在的现有的游览路线单一的问题,大胆提出开辟华山南峰通路的建议,并根据华山风景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其他建议,如增加冬季旅游、加强区域合作等。通过本次研究使我对“大西安旅游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对华山景区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本次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之处尚待继续研究:(1)针对华山景区交通问题提出的诸多意见仍显论据不足,只是提出了理论解决方法,缺乏必要的实践和模拟计算,这部分工作仍需继续进行研究;(2)由于华山山路复杂,难以全部统计研究,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有更为适合的新通路存在,这需要华山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不断提供华山新通路的可能,早日实现华山新通路的建设。16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致谢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指导老师丁爱芹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丁老师认真细致的工作方法和态度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也一直鼓舞着我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在此由衷的感谢丁老师对我毕业论文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使我能够及时调整方向,如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在此由衷的感谢丁老师三年多来不断地关心和照顾,不仅教会我专业知识,还让我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感谢我的同学们,经常为我提供无私的帮助,尤其要感谢丁季可同学,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并主动承担许多责任,使同学们和老师的交流更加便捷。另外由衷的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可以在学校安心完成我的学业。17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考文献[1]GraemeEvans,PlanningforUrbanTourism:ACritiqueofBoroughDevelopmentPlansandTourismPolicyinLond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SEARCH,2010[2]孙根年,刘璐,大西安旅游圈空间错位及边沿区战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5):81-87.[3]胡宪洋,马嘉,寇永哲,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分布演变及空间特征[J],经济地理,2013.9[4]BrucePrideaux,TheRoleofTheTransportSysteminDestinationDevelopment[J],TourismManagement,2010[5]龚珊珊,浙江省交通与线路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10[6]张学梅,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1[7]魏艳旭,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及其地区差异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8]褚玉良,丝绸之路中国段陕甘新省区入境旅游流时空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9]宋江云,王峰,“超载”:华山旅游容量调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10-11.[10]王硕,曾克峰,童洁等,黄金周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量与网络关注度相关性分析——以庐山、华山、八达岭长城风景名胜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1)[11]贺晓慧,白凯,卫海燕,等.西安特殊时段旅游流规模分形结构特征研究——以“十一”黄金周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34(5):858-865.[12]秦雪,西安市游客旅游交通行为分析与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6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