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_韦余芹

变色龙_韦余芹

ID:36855315

大小:20.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6

变色龙_韦余芹_第1页
变色龙_韦余芹_第2页
变色龙_韦余芹_第3页
变色龙_韦余芹_第4页
变色龙_韦余芹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色龙_韦余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集体备课教案内容6、变色龙主备人复备栏教材简析:课文主要是介绍变色龙的三个特点(或者是三个“绝招”),作者巧妙地将它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2、变色龙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2、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

3、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读一读。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2、指读。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4、描红临写。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请在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后面画上打钩。a、弥漫紧张振毒蛇()b、冷冰冰开完笑绿菌菌吓一跳()c、指手画脚

4、会声会色凶相毕露()d、窥视距离判断连续()3、照样子写词语绿莹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绘声绘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搜集变色龙的资料。第二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精读感悟教学目的: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二、发现变

5、色龙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2、学生自己读课文3、交流4、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5、朗读句子,出示:“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6、是啊!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课文1-8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7、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课文1-8节8、指名朗读,集体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女生读

6、小李、旁白一起读)三、端详变色龙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2、学生读书,交流    *外形    *捕食    *变色3、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5、交流四、放回变色龙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3、那作者他们是

7、怎样做的呢?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五、结束课文1、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2、朗读全文六、作业1、用下列词语并造句。绘声绘色:名副其实:2、本文通过记叙我们()、()、()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变色龙”有时还被用来作比方,说说我们还用它来形容什么?3、课后小练笔“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翡翠。……尾巴尖细。”这段话对“变色龙”外形的描写采用了从()到(),从(

8、)到()的描写顺序,我们在一文中也运用过,你能按这样的描写顺序仿写一种动物外形吗?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外形 怪       捕食 快        变色 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