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读懂诗)

诗歌鉴赏(读懂诗)

ID:36912876

大小:513.31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10

诗歌鉴赏(读懂诗)_第1页
诗歌鉴赏(读懂诗)_第2页
诗歌鉴赏(读懂诗)_第3页
诗歌鉴赏(读懂诗)_第4页
诗歌鉴赏(读懂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读懂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把握情感学习目标:探讨读懂诗歌的方法,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考点剖析《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的考查要求: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注意古诗语言的特殊现象——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成分——颠倒词序还原颠倒的词序主语后置。崔颢《黄鹆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2、,"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主、宾换位。白居易《长恨歌》:“姊姝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

3、雪。”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杜甫诗《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谓宾倒置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省略成分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读懂诗歌的基本程式:(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作者,知人论世;(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五)看意

4、象,把握特定含意;(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全国Ⅱ卷)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1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分)题目:地点、季节、边塞诗注释:作者身

5、份、背景(一)看标题,抓题眼;表明诗歌体裁表明写作对象、手法表明写作内容★表明、地点类别表明情感书愤征人怨春夜喜雨悯农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兵车行(杜甫)咏柳(贺知章)寻隐者不遇(贾岛)旅夜抒怀表明时间、背景练习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1、《春日秦国怀古》周朴(2011全国)2、《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2011辽宁)3、《咏山泉》储光羲(2011山东)4、《春日忆李白》杜甫(2011江苏)5、《晓至湖上》历鹗(2011福建)6、《清明》黄庭坚(2011江西)7、《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2011四川)8、《月》杜甫(2009广东)9、《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6、2008广东)(二)看作者,知人论世;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或者寄情山水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练习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7、。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注解是诗歌鉴赏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时代背景或是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