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6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6

ID:36958163

大小:2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3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6_第1页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6_第2页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6_第3页
资源描述: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3、通过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法选择自主合作探究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资料及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1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2、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毒品的文字、图片资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并解决少数学生缺乏资料来源的问题)1.常见的毒品有哪些?2.毒品有什么危害?(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的思想教育)二、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1.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并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鸦片等毒品严重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可是,150多年前,英国却向中国输入鸦片。这是为什么?3.创设情景多媒体演示课题提问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指导阅读提出疑问讲授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学生合作探究当时有一位开明的思想家

3、叫魏源,就为中国开了一剂药方,写了一部书叫《海国图志》。提问:他提出的救国之策是什么呢?“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呢? “师夷长技”能“制夷”吗?为什么? 4、自学,依据“自学指导”中的具体要求,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重点巡视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细致的解答,引导学生积极动脑,认真自学,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哪些地方还不明白,要有针对性的给予点拨。五.随堂练习:1.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A.魏源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

4、2.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设立()A.台湾省B.青海省C.甘肃省D.新疆省4.光绪皇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A.《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末代皇帝》

5、D.《甲午风云》5.1901年11月7日巡视并指导老师将练习题出示在大屏幕上,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语言,对这节课进行学生自学运用恰当的自学方法,努力完成自学任务,对于自学中存在的困难,先自我解决,也可互相讨论,如果最终还是解决不了,可及时向老师请教,请老师给予适当点拨。完成随堂作业,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小结说一说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谈一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作业设置课后自我测评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

6、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