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教学案

巍巍中山陵教学案

ID:37241330

大小:11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巍巍中山陵教学案_第1页
巍巍中山陵教学案_第2页
巍巍中山陵教学案_第3页
巍巍中山陵教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巍巍中山陵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中市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案课题:巍巍中山陵教学案部分教学活动思路【学习目标】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3.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学习重难点】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法指导】 学生自学、师生共同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课文,学会提出问题和根据课文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二课时4学校网址:http://www.jsyzyz.com/扬中市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2、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交流预习导学1.注音或填字并抄写3遍纤细()气氛()机械()城犹潜蛇()凹穴()牌坊()分外()隐约参错()深suì()险jùn()丘líng()横biǎn()突wū()肃mù()灵jiù()门méi()diàn()基2.找出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对象:特点3.理清文章结构:三、课堂助学:1.速度课文填写课后习题二的表格。2.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 明确:(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    3.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

3、图案有哪些特点?  明确:(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密封评议的方式”,避免了后门、人情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如下特点: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4.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明确:(中山陵的设计将三区名胜联为一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

4、“值得称道”。   陵园大道及周围栽种的树木浓翠蔽日,莽苍深邃,象征了孙中山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不朽业绩,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之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四、课堂小结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说明中山陵的特征 2、说明的时候采用什么顺序:空间顺序(行踪)第二课时一、导入二、研讨课文1.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明确:(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中山陵的。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2.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

5、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3.重点研讨文章第9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3。)  ①本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      ②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朴实。为什么第9自然段写平台所见景象却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手法?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①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②诚然,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平实。但为了生动地表现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不排斥适当使用描写的手法。本文写登临平台所见景象即为典型一例。它用语生动,蕴合深情,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

6、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4.4学校网址:http://www.jsyzyz.com/扬中市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案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三、课堂总结 四、当堂检测(一)请你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语,然后和原文对照一下,如

7、果不同,想想哪个好,为什么?(钟山)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________,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________,松柏________,草莽________。蓝色的天幕下,________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________,形成了一幅十分________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画图。(二)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并回答问题。①自碑亭再往北,地势 A 高峻,由此上至祭台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②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③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