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

ID:37252571

大小:566.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20

上传者:U-2437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二分,共10分.1.(1分)乙醇俗称酒精,有关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液体B.挥发性C.可燃性D.与水能互溶2.(1分)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液体的量取C.液体的加热D.稀释浓硫酸3.(1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d都是氧化物B.气体b能用排水法收集C.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气体e具有可燃性4.(1分)科学家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一种“食电”细菌,它“吃进”电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等物质,能量转化率高达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B.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这种方法能缓解白色污染D.“食电”细菌不属于生物5.(1分)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来源:学科网]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25℃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2SO4溶液D.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6.(1分)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A.H2,COB.CO,CH4C.H2,CH4D.CO2,CH47.(1分)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常见物质的溶解度物质名称氯酸钾硝酸钾氯化钠蔗糖溶解度/克7.431.636.0203.9A.氯酸钾B.硝酸钾C.氯化钠D.蔗糖8.(1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9.(1分)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时,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B.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C.撤离可燃物D.降低燃烧物的温度10.(1分)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给病人输氧时a处接钢瓶C.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D.此装置具有“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功能11.(2分)专家指出,儿童若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将会影响身体发育.如图,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18H34O2,对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反式脂肪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反式脂肪酸中有54个原子构成C.反式脂肪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2.06%D.反式脂肪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7:1612.(2分)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小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13.(2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有关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乙均为化合物,则丙不可能为单质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甲或乙不一定为氧气D.若丁为水,则甲、乙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14.(2分)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15.(2分)如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16.(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纯碱B.熟石灰C.天然气D.硝酸钾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1)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2)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和日用化学工业的物质;(3)农田施用的复合肥;(4)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物质.17.(6分)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从宏观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组成的;从微观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2)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例如,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3)反应物相同时,若条件不同,产物有可能不同.例如,CO2+H2O═H2CO3,6CO2+6H2O6O2+(4)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很多(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①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 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其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18.(9分)金属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不锈钢属于(填“纯净物”、“混合物”).(2)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请将方框内横线上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3)某同学实验结束时,为了回收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的有关金属和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回答:Ⅰ.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Ⅱ.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Ⅲ.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Ⅳ.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的质量.19.(7分)某奶制品的营养成分见表项目每100mLNRV%能量290kJ3%蛋白质3.2g5%脂肪4.0g7%碳水化合物4.8g2%钠盐62mg3%(1)和水也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但在表中未标示.(2)该奶制品中能够提供能量(任写一种).(3)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填“单质”、“原子”或“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填字母序号). a.贫血症b.佝偻病c.甲状腺肿大(4)如图是奶制品的两种包装.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无机合成材料的是,应放入标有的垃圾箱中的是.(5)下列物质不会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活性的是(填字母序号).a.浓硫酸b.乙酸铅c.硫酸铵d.甲醛.20.(14分)工业上的常说“三酸两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桌面上的五个试剂瓶内(如图1)分别装有属于工业上“三酸两碱”中的“三种浓酸”和“两碱固体”.(1)小袁同学没有利用任何试剂就鉴定出了C、D、E三瓶中的三种浓酸.他的做法是:①直接观察试剂瓶颜色,棕色试剂瓶E内的是(填名称);②分别打开C、D瓶的瓶塞,观察到,说明C瓶内的是浓盐酸,D瓶内的是浓硫酸.(2)小白同学在查阅A、B瓶内的“两碱”的制备方法时,根据收集的信息,绘制了如图2框图.注:整个框图中每个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已全部给出. 根据框图,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写出B瓶内物质的化学式,并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Ⅱ.框图中的①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操作N的名称是.Ⅲ.请选用一种物理方法鉴别A、B瓶内的物质:,在实验室中能否通过滴加酚酞试液来区别A、B的溶液?(填“能”或“否”),为什么?.(3)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到的B物质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aCl,现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B物质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①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②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二分,共10分.1.(1分)乙醇俗称酒精,有关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液体B.挥发性C.可燃性D.与水能互溶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来源:学§科§网]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物质的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物质的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物质的水溶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1分)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液体的量取C.液体的加热D.稀释浓硫酸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1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d都是氧化物B.气体b能用排水法收集C.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气体e具有可燃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首先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b、c、d、e各表示什么分子,然后再根据d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来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根据c物质的化学式来判断它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种,进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来分析甲反应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根据e物质的化学式即可知道能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解答:解: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是水分子(H2O);b是氯分子(Cl2);c是氯化氢分子(HCl);d是次氯酸分子(HClO);e是氧分子(O2).据此分析下列各选项:A、物质d即次氯酸(HClO),不是氧化物,而是酸,故A错误;B、由图可知,气体b为氯气,与水反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C正确;D、由于E物质为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无可燃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反应类型.4.(1分)科学家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一种“食电”细菌,它“吃进”电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等物质,能量转化率高达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B.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这种方法能缓解白色污染D.“食电”细菌不属于生物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反应类型的判定;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食电”细菌能够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氧气等物质;B、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反应类型;C、白色污染通常是指塑料污染;D、细菌属于生物.解答:解: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甲烷等物质,即生成物至少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这种方法与塑料污染无关,不能缓解白色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食电”细菌属于生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因为BCD等选项存在明显的错误,所以只有A选项才是正确的.5.(1分)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25℃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2SO4溶液D.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依据色素属于有机物,能用酒精溶解分析即可.B、pH=10溶液呈碱性,由表中信息可知碱性溶液中大红花汁会呈现绿色.C、稀硫酸与硫酸钾溶液分别呈酸性与中性,根据表中雏菊花汁的变色情况分析判断.D、根据三种花汁中万寿菊遇到不同性质的溶液后变色的情况分析判断.解答:解:A、花瓣中色素是有机物,易溶解在酒精中,故A正确;B、25℃时,遇到pH=10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玫瑰花汁会变为绿色,故B错误.C、雏菊花汁遇中性和酸性溶液都是无色,则不能区分H2SO4和K2SO4溶液,故C错误.D、三种花汁中万寿菊遇酸性和中性以及碱性溶液变色是一样的,不能作指示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信息分析题的考查,借助表格提供的信息结合不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解决是解题的关键所在.6.(1分)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A.H2,COB.CO,CH4C.H2,CH4D.CO2,CH4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欲正确解答本题,须根据已知条件中的化学反应现象进行推断.解答:解:①由“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可知,其成分中没有CO2;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铜被置换出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铜,故可推断其成分中有H2;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说明该气体是CO或CH4,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中的化学反应现象进行推断的能力.7.(1分)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常见物质的溶解度物质名称氯酸钾硝酸钾氯化钠蔗糖溶解度/克7.431.636.0203.9A.氯酸钾B.硝酸钾C.氯化钠D.蔗糖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进行解答,溶解度: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解答:解:A、氯酸钾20℃的溶解度为7.4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7.4g氯酸钾,所以20℃时,20克氯酸钾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7.4g,所以有固体剩余,故A正确;B、硝酸钾20℃的溶解度为31.6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所以20℃时,20克硝酸钾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全部溶解,所以没有固体剩余,故B错误;C、氯化钠20℃的溶解度为36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20克氯化钠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全部溶解,所以没有固体剩余,故C错误;D、蔗糖20℃的溶解度为203.9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3.9g蔗糖,所以20℃时,20克蔗糖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全部溶解,所以没有固体剩余,故D错误.故选:A.点评:溶解度的概念: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理解此概念要注意两点,“某温度下”“最多”,既谈论某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最多”指的是此时溶液得到饱和状态.8.(1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B、根据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进行分析;D、根据两者燃烧的气味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使用燃着的木条实验时,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故A正确;B、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C、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所以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时能溶解的是碳酸钠,不溶解的是碳酸钙,故C正确;D、棉布和丝绸灼烧后气味不同,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丝绸,有烧纸的味道的是棉布,故D正确.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9.(1分)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时,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B.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C.撤离可燃物D.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燃气的流量逐渐减少直至燃气撤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属于撤离可燃物灭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灭火原理.燃气是可燃物,调节燃气流量,是采取隔绝可燃物的办法灭火.10.(1分)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给病人输氧时a处接钢瓶C.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D.此装置具有“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功能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分离物质的仪器;空气组成的测定;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考虑生成物的状态;B、根据输氧气的实际情况考虑,从长端进入氧气再从短端出来进入人体的基本原理来考虑;C、要研究催化效果,需要控制其他的量不变,只保留催化剂一个变量;D、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是利用气压的增大将酸与固体分离,压入长颈漏斗中.解答:解:A、要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要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利用压强的变化,根据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多少来验证氧气的含量,碳可以和氧气反应,但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使水进入集气瓶的量不会达到最大,测不出氧气的含量,故A错误;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从长端进入,冒出气泡,再通过短端出来进入人体,通过是否有气泡说明是否有氧气,并可根据气泡冒出速度的快慢来看输氧气的快慢,所以给病人输氧时a处接钢瓶,b处与病人连接,故B正确;C、要研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需要控制其他的量不变,然后根据加入两种催化剂后的不同现象进行比较,而本题除了催化剂的不同,双氧水的浓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没法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故C错误;D、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是:再关闭活塞后,利用生成气体的气压的增大将液体与固体分离,压入长颈漏斗中,但是本题虽然可以关闭气体,但是不会把液体与固体分离,故不会达到验证,故D错误.故选:B.[来源:学科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验证实验的设计成功的关键,以及控制变量法的正确应用. 11.(2分)专家指出,儿童若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将会影响身体发育.如图,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18H34O2,对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反式脂肪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来源:Z#xx#k.Com]B.反式脂肪酸中有54个原子构成C.反式脂肪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2.06%D.反式脂肪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7:16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依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分析判断;B、依据反式脂肪酸的分子结构分析即可;C、依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解决;D、依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比分析解答;解答: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高分子、大分子等,而反式脂肪酸不具备该特征;B、由反式脂肪酸的分子结构可知:一个反式脂肪酸的分子含有54个原子;C、反式脂肪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1.3%;D、反式脂肪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34:16×2=108:17:16;故选D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12.(2分)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小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题意“将一定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等量的稀盐酸中”,通过图象可知金属锌和铁与酸反应的速率和生成氢气的质量,由此可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推出金属和酸的用量问题.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故A说法错误;B、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所以,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故B说法正确;C、t2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根据Zn~H2和Fe~H2,可知65gZn生成2g氢气,56gFe生成2g氢气,因此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不同,故C说法错误;D、t2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故D说法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根据图象和题意分析出直接信息,还需要根据计算得出用量问题.13.(2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有关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乙均为化合物,则丙不可能为单质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甲或乙不一定为氧气D.若丁为水,则甲、乙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A、根据对常见反应的了解找到甲乙为化合物丙为单质的反应即可判断;B、根据碱的性质可以对该选项作出判断;C、根据氧化反应是广义上的,并不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根据能够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有酸或碱的参与.解答:解:A、若甲、乙均为化合物,则丙可能为单质,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就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物中存在单质的情况,故A错误;B、能够跟碱反应的物质很多,并不局限于中和反应,如碱与盐的反应、碱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故B正确;C、氧化反应是广义上的,并不一定有氧气的参与,例如碳和氧化铜的反应中碳就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没有氧气的参与,故C正确;D、能够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有酸或碱的参与,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等,故D错误.故选:BC.点评: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反应物的种类来判断反应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4.(2分)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制备;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没有发生变化;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2NaCl+2H2OH2↑+Cl2↑+2NaOH,不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③中,H2+Cl22HCl,反应前后分子数目都是两个;反应④中的反应物盐酸属于酸,亚硫酸氢钠属于盐.解答:解:A、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B、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2NaCl+2H2OH2↑+Cl2↑+2NaOH,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反应③中,H2+Cl22HCl,反应前后分子数目都是两个,故选项正确;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盐酸属于酸,亚硫酸氢钠属于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制备、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的判定等,要结合物质的性质,灵活应用,答案就会迎刃而解.15.(2分)如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图即可以比较某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的大小;B、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解答;C、根据交点的意义解答;D、根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在同一温度下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正确;C、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D、升高温度饱和的c物质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16.(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纯碱B.熟石灰C.天然气D.硝酸钾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1)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C;[来源:学科网ZXXK](2)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和日用化学工业的物质A;(3)农田施用的复合肥D;(4)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物质B.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是天然气;纯碱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等工业,硝酸钾属于复合肥;熟石灰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解答:解:(1)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是天然气;(2)纯碱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和日用化学工业(3)硝酸钾因含有钾和氮元素,所以是农田施用的复合肥;(4)熟石灰呈碱性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答案为:(1)C(2)A(3)D(4)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组成成分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7.(6分)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从宏观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2)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例如,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吸收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反应物相同时,若条件不同,产物有可能不同.例如,CO2+H2O═H2CO3,6CO2+6H2O6O2+C6H12O6(4)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很多(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①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C+2CuO2Cu+CO2↑;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其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3CO+Fe2O32Fe+3C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微粒构成情况进行解答;(2)根据化学反应时,往往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根据二氧化碳和碳反应是吸热反应进行解答;(3)根据光合作用的产物或据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进行解答;(4)根据置换反应的含义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1)从宏观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2)化学反应或物质溶解于水时,往往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是在高温下进行的,是吸热反应;(3)根据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或据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结合“6CO2+6H2O6O2+X”,反应前C原子个数为6个,O原子个数为18个,H原子个数为12个;反应后O原子个数为12个,则推测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6H12O6;(4)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C+2CuO2Cu+CO2↑;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其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3CO+Fe2O32Fe+3CO2;故答案为:(1)碳、氧两种元素;二氧化碳分子;(2)吸收;(3)C6H12O6;(4)①C+2CuO2Cu+CO2↑;②3CO+Fe2O32Fe+3CO2;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物质的宏观微观组成、化学反应时温度的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重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8.(9分)金属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不锈钢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混合物”).(2)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请将方框内横线上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3)某同学实验结束时,为了回收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的有关金属和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回答:Ⅰ.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将废液中的Cu2+和Fe2+全部置换出来.Ⅱ.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CuSO4=ZnSO4+Cu.Ⅲ.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取步骤④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酸不足量.Ⅳ.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固体D(或铜)的质量.考点:生铁和钢;金属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不锈钢的成分结合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2)从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推知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化合价,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决定的.(3)Ⅰ加入过量的锌会把溶液中的铁与铜置换的更彻底一些.Ⅱ步骤一中会发生两个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Ⅲ步骤④中的酸是否足量主要看固体D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锌.Ⅳ得到的硫酸锌的质量应该比废液中的硫酸锌质量大,因为反应过程中由于锌的加入而使其质量变大了,要计算硫酸铜的质量可通过最后得到的铜的质量完成. 解答:解:(1)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不锈钢中除含铁外,还有C、Cr、Ni等,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2)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看出,它最外层有3个电子,容易失去,显示+3价;故答案为:失,+3,Al2O3(3)Ⅰ因为只有加入过量的锌才会把溶液中的铁与铜置换的更彻底一些.故答案为:将废液中的Cu2+和Fe2+全部置换出来Ⅱ在此过程中发生了锌与硫酸铜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故答案为:Zn+CuSO4=ZnSO4+Cu(或Fe+CuSO4═Cu+FeSO4)Ⅲ步骤④中的酸是否足量主要看固体D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锌,有则酸不足量,没有则酸足量.故答案为:取步骤④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酸不足量(或若无气泡产生,则酸已足量)Ⅳ因为反应过程中由于锌的加入而使其得到的硫酸锌质量变大了,由过程知铜的来源只有硫酸铜,则求硫酸铜的质量可利用得到铜的质量.故答案为:>;固体D(或铜)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和对物质分离知识的考查,解题时只要抓住反应过程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并结合相关的实验过程就能顺利解题.19.(7分)某奶制品的营养成分见表项目每100mLNRV%能量290kJ3%蛋白质3.2g5%脂肪4.0g7%碳水化合物4.8g2%[来源:学.科.网]钠盐62mg3%(1)维生素和水也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但在表中未标示.(2)该奶制品中蛋白质(或油脂或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能量(任写一种).(3)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填“单质”、“原子”或“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b(填字母序号).a.贫血症b.佝偻病c.甲状腺肿大(4)如图是奶制品的两种包装.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无机合成材料的是a,应放入标有的垃圾箱中的是ab.(5)下列物质不会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活性的是c(填字母序号).a.浓硫酸b.乙酸铅c.硫酸铵d.甲醛.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1)根据营养素的种类分析回答;(2)根据在人体中能够提供能量的营养素的种类分析回答;(3)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4)根据材料的种类分析回答;(5)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解:(1)奶制品的营养成分表可知,维生素和水也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但在表中未标示;(2)该奶制品中的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能量;(3)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佝偻病;(4)在奶制品的两种包装中,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铁罐属于无机合成材料,都属于可回收的垃圾;(5)浓硫酸、乙酸铅、甲醛都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活性,硫酸铵不会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活性.故答为:(1)维生素;(2)蛋白质(或油脂或碳水化合物);(3)元素;b;(4)b;a;ab;(5)c.点评:关注生命,呵护健康,是人类不断探求的永恒主题,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2015届中考热点之一.20.(14分)工业上的常说“三酸两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桌面上的五个试剂瓶内(如图1)分别装有属于工业上“三酸两碱”中的“三种浓酸”和“两碱固体”. (1)小袁同学没有利用任何试剂就鉴定出了C、D、E三瓶中的三种浓酸.他的做法是:①直接观察试剂瓶颜色,棕色试剂瓶E内的是浓硝酸(填名称);②分别打开C、D瓶的瓶塞,观察到C瓶的瓶口冒白雾,D瓶的瓶口无现象,说明C瓶内的是浓盐酸,D瓶内的是浓硫酸.(2)小白同学在查阅A、B瓶内的“两碱”的制备方法时,根据收集的信息,绘制了如图2框图.注:整个框图中每个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已全部给出.根据框图,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写出B瓶内物质的化学式Na2CO3,并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Ⅱ.框图中的①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操作N的名称是蒸发结晶.Ⅲ.请选用一种物理方法鉴别A、B瓶内的物质:分别从两瓶内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明显放热的为NaOH,否则为Na2CO3,在实验室中能否通过滴加酚酞试液来区别A、B的溶液?否(填“能”或“否”),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3)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到的B物质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aCl,现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B物质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①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来源:学。科。网]②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物质的制备;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酸的性质可知,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则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利用浓盐酸易挥发,而浓硫酸不挥发来区分;(2)根据框图中的反应和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确定物质及相关的问题;I、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和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是碳酸钠,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II、根据反应①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操作N可以将固体从液体分离来分析,III、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有明显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3)根据图象不难看出,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碳酸钠已刚好完全反应,若再加稀盐酸则表明盐酸已过量,即说明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量是73g,把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可求出有关的量;求反应后所得的质量可以根据加入物质的总质量﹣难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的杂质的质量﹣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解答:解:(1)因浓硝酸易见光分解,浓盐酸易挥发.故答案为:浓硝酸;看到C瓶的瓶口冒白雾,D瓶的瓶口无现象(写冒白烟错误);说明C瓶内的是浓盐酸,D瓶内的是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硝酸;C瓶的瓶口冒白雾,D瓶的瓶口无现象;(2)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氢钠在受热后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Na2CO3;2NaHCO3Na2CO3+H2O+CO2↑;Ⅱ.①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蒸发是使固体从液体之后析出的一种操作方法,A瓶内物质的溶液经过操作N分离出了固体,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蒸发结晶;Ⅲ.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无明显变化的是碳酸钠,故答案为:分别从两瓶内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明显放热的为NaOH,否则为Na2CO3;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区分;(3)①从图象中不难看出,当滴加稀盐酸到A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碳酸钠已完全反应,若再滴加稀盐酸,则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PH小于7.故填:<②73g10%的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是:73g×10%=7.3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Na2CO3+2HCl═2NaCl+CO2↑+H2O1067311744x7.3gyz=,x=10.6g=,y=11.7g =,z=4.4g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21.5g[来源:学,科,网]烧杯里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0.4g+73g﹣4.4g=89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4.2%答: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2%.故答案为:①<;②24.2%.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多,利用的方法是常用的方法,通过本题应掌握物质的区分和转化,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从而培养学生对概念的应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