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作业[1]

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作业[1]

ID:37258504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作业[1]_第1页
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作业[1]_第2页
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作业[1]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作业[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作业历史新课程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就课堂教学言,内容更生动,材料更丰富,形式更活跃、方法更多样,最重要的是,课堂文化更具人性化、更具思考性。与之相关,历史作业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日渐丰富,评价多元。教学过程中,我对历史作业设计也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就谈谈我的实践与思考。1.历史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有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来完成学习、加深记忆。其原则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识水平挑选适合学生的内容。例如,在讲完隋唐科技成就时,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制作赵州桥的模型,感受赵州桥结构的

2、完美。也可以对比做一个其他形状的桥的模型,与赵州桥进行对比,分析利弊。学完宋代历史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为自己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并自刻一方藏书印,感受雕版印刷术及活字印刷术,从中体验快乐。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参观当地印刷厂,感受当今印刷业的进步意义。2.历史作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社会历史教学应注重第一手资料的获得,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其感受才会真实、深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放手让学生走入社会去亲身感受,将历史教学延伸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去,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节假日时,我通常会布置采访调查一类作业。例如,讲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我让学生调查的内容是:我们

3、如皋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请你调查、访问这样的英雄人物、有亲身经历的老人,写出调查报告,题目自拟。3.历史作业要注重学生证据意识、判断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多了解一些历史事实,掌握一些历史材料,这样才能展开分析、讨论。但也经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或者对一些问题持有不同的见解。要解决问题,丰富认识,就要查找资料、分析判断。碰到此类问题,我就会布置学生做查找资料的作业。例如,在讲红军长征时,为使学生对长征的意义、长征过程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等有深刻的认识,我将学生带入微机室,上了一堂查找资料的课。给学生出示了查找所得的不同内容,

4、让学生选择、判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以自己的感悟写出了模拟纪实作品《红军长征报道》。许多学生对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这一事实记忆不准确,总以为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此,我组织学生查找相关材料,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学生的认识更清楚了:因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才使笨重而能耗极大的燃煤蒸汽机有了大改变,可以作为动力机普遍运用于生产领域,从此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如,在学习现代史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人们常说“徐悲鸿的马,张大千的虾”。请你用相关材料、事实加以说明。实践表明,这样的作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查找资料体验历史学习的趣

5、味性。4.历史作业要注重学生文字组织、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会辩论是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后的高级学习方式,布置学生进行辩论的作业,会充分锻炼和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课文所提示的内容,我对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围绕以下两个题目进行辩论:(1)启蒙思想的力量比科技发明成果更能推动历史的发展。(2)科技发明的成果比启蒙思想更能推动历史的发展。我把全班按照男生和女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准备。课堂辩论阶段,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要说服对方,就要寻找对方漏洞予以反击。辩论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平日里不爱说话的学生也都“挺身而出、奋勇救场”。由此我也看到了学生身上的潜力和闪光点。5.历史

6、作业要注重学生历史想像力的培养历史的想像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要根据历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加上当时的历史元素,进行合理的发挥想像。谁的想象更贴近历史,谁结合的历史元素多,谁对历史的把握就相对更准确一些。在刚学完《中国历史》第一章“原始人类”后,学生要做的作业就是写一篇历史想像文章,题目是《北京猿人的一天》;又如,初三学生当堂写的表现英国封建君主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情景的一段对话,把国王和议员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6.历史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表现力有些历史教学内容故事性强,便于学生进行改编和表现。对此,我会放

7、手让学生去自学,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擅长的形式来表达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天性,顺应他们的天性,历史学习也就活跃生动起来了。课本剧是当下历史教学中流行的一种学生表现其历史认识的形式,也是展示学生学习历史的心得和成果的载体之一。如用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宋朝风俗就引得学生跃跃欲试。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表演不俗,人人争先。在学完戊戌变法后,我布置的作业是排演课本剧:公车上书、茶馆闲聊、殿前问话等。编排、表演中,我引导学生表现出对历史的理解,展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解读。演出课本剧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另一种“考试”。毫无疑问,历史作业还得讲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