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ID:37513027

大小:9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24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           光怎样行进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

2、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l        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l        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知识与技能l        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l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教学重难点: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2.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l        能认识光源l        

3、光线沿着直线行进的。l        小孔成像的原因教学准备:有关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图象资料。分组实验材料:小孔板,电筒、白纸屏学生准备:纸盒、剪刀、胶水、透明纸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情境导入。(1)、我们首先来朗读一首优美的小诗。(2)、猜猜这里的“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3)、谈谈关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哪些知识。(4)、导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光与色彩的知识。2、认识光源(1)、你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2)、学生说,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说

4、的物体写在黑板上。(3)、介绍光源的定义: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4)、辨别会发光物体中的真假光源。(5)、黑板上的光源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你能分分类吗?(6)、学生讨论分类说出理由。(7)思考:会发光的物体都会发热吗?(8)介绍冷光源。3、光的直线传播(1)、出示三幅图片,问:光怎样行进?(2)、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3)、你们该如何来证明你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呢?(4)、布置任务: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纸屏上。(注意:这个实验最好在暗室中进行效果比较好。)  (5)、学生合作

5、完成实验。(6)、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7)、讨论:从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4、小孔成像实验(1)、导入:在古代有个叫墨子的学者有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学们想知道吗?(2)多媒体介绍墨子的发现,认识到什么叫小孔成像。(3)、我们也来试一试小孔成像。(4)、介绍制作方法。(5)、学生制作、实验、观察现象。(注意小孔成像实验最好在遮光比较好的教室里进行,这样现象会比较明显。)(6)、汇报你们有什么发现?(7)、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8)、讲解小孔成像的成因。探索和调查   回顾和解释    2

6、、           照镜子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

7、籍和影视作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l        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镜子的一些有趣现象。l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和想法。知识与技能l         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l        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教学重难点:1.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

8、的用途。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l        发现镜子的有趣现象l        从平面镜成像和成像的物点了解镜子的用途l        利用镜子的特点制作潜望镜。教学准备:镜子、汤匙、金属面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一、   设情境导入(和学生一起到有镜子的大舞蹈房上课)1、这间教室有什么特点呀?(有一整面墙都是镜子,我们进来后,镜子里也有很多人)2、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经常照镜子吧,有没有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