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

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

ID:37588545

大小:2.5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2

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_第1页
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_第2页
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_第3页
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_第4页
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靶控输注技术及进展怡轩2122011-12-08全凭静脉麻醉(TIVA)TotalIntraVenousAnaesthesia:是指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其辅助药来对病人实施麻醉的方法。药代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代谢)及排泄过程的科学,简称药代学。ADME过程: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对于作用可逆的药物,其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药理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直接相关,但通常难以测得作用部位药物的含量或浓度,而是测

2、定血浆、血清、全血或尿液、唾液等体液中药物浓度,通过药动学参数阐明药物体内过程的规律。给药途径与吸收:吸入给药(被动扩散)、口服给药、口腔粘膜给药、直肠给药、皮肤给药、注射给药、其他途径给药。药物的分布与再分布: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大部分即转运至高血液灌注的组织(心、脑、肾、肝等),当血药浓度降至低于这些组织中药物浓度时,药物则离开这些组织随血流再分布至低灌注组织(骨骼肌、脂肪组织等)。药物优先蓄积的组织可作为贮库,以维持血药浓度延长作用时间。持续输注即时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ha

3、lf-time;CSHT)也称持续输注半降时间,等指每次停止输注药物后,中央室药物浓度下降50%所需的时间随药物输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多房室模型时能很好地描述机体对药物的处置速度TCI的定义靶控输注法(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部位)的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麻醉在适当的深度,以满足临床要求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TCI不是完全的计算机控制麻醉基本出发点使静脉麻醉深浅的调节能像吸入麻醉利用标准挥

4、发罐调节那样简单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药理学研究都提示:稳定的能够达到治疗效果的药物的最小浓度的使用是满足上述平衡的最佳选择。TCI的优点-实践方面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持续显示所计算的血药浓度对中断输注有补偿作用避免了对输注速率的复杂计算TCI的优点-理论方面麻醉的控制麻醉深度的良好控制改善了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诱导期的反应可作为预设麻醉维持的参考,比手控更精确为什么得普利麻®可以全凭静脉麻醉TIVA线性的量-效关系可控性强T1/2keo短起效快即时输注半衰期短苏醒快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代谢葡萄糖醛酸化2,6

5、-二异丙基酚2,6-二异丙基,1,4-对二酚葡萄糖醛酸化+磺酸化尿液药代动力学-清除(连续输注)9mg/kg/h6mg/kg/h3mg/kg/h丙泊酚血药浓度(μg/ml)1010.10.0060120180240300360420480异丙酚、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等6种常见静脉麻醉镇痛药的CSHT模拟曲线图作用机制口服给药无活性,可能是由于胃肠道破坏所致肠代谢参与异丙酚全身清除异丙酚麻醉、抗惊厥和神经保护等特性与其对电压依赖性Na+通道的阻断作用有关作用机制也可能与其他麻醉剂相似,与γ-氨基丁酸受体复合物发

6、生相互作用而产生麻醉作用异丙酚麻醉存在一个“阈”血浆药物浓度(1.7~1.8mg/L)在“阈”浓度以下,具有镇静作用,并不抑制心血管功能药代动力学代谢迅速,由于该药消除快,分布广,受第三室缓慢平衡的影响,只有连续静注才能达到预计的稳态血药浓度。通过调节滴速达到不同的血药浓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效果。全麻苏醒期的应用全麻苏醒期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恢复顺序基本上是脑干→间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尚未彻底消失时,皮层下中枢将处于异常兴奋状态全麻苏醒期的应用出现焦虑不安和兴奋烦躁等表现,甚

7、至有谵妄和狂躁行为异丙酚持续输注[10-20μg/(kg.min)],控制苏醒期兴奋症状靶控输注法与传统的给药方法有什麽不同?1.单次静脉注入法2.持续静脉输注法3.靶浓度控制静脉输注法靶控输注法的理论基础是什麽?1.效应室的概念2.Ke03.t1/2ke04.持续输注半降时间(Context-SensitiveHalfTime)血浆靶控输注是以药物的血浆浓度为靶控目标的输注方法,开始给予一定的负荷量,当血浆计算浓度达到预定的靶浓度时即维持在这一浓度。效应室浓度随之逐渐升高,将迟滞一定时间(相对对血浆浓度

8、)后最终与血浆浓度平衡一致。效应室靶控输注则是以药物的效应室浓度为靶控目标的输注方法,给予负荷量后暂时停止输注,当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一致时再开始维持输注。与血浆靶控相比,使用同一药物时平衡时间短、诱导快,负荷量较大而使循环波动较大。开放环路(open-loop)靶控是无反馈装置的靶控,仅由麻醉医师根据临床需要和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来设定和调节靶浓度。闭合环路(closed-loop)则通过一定反馈系统自动调节靶控装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