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案 (3)

伯牙绝弦教案 (3)

ID:37595441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5

伯牙绝弦教案 (3)_第1页
伯牙绝弦教案 (3)_第2页
伯牙绝弦教案 (3)_第3页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案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伯牙绝弦》教案澄迈县中兴中心学校马国智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通过自读自悟,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二、教学过程(一)纵情吟诵识知音。1、揭题导入(1)师板书课题,生跟着在练习本上书写。(2)质疑导入。2.读题解题。(1)读好课题,强调“弦”的读音。(2)齐读课题。(3)理解“绝弦”的意思。3.初读感知。(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

2、课文。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理解“善”、“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3)齐读全文。4、纵情吟诵(1).男生、女生读。(2).师生合作读。(出示全文)(3).分角色朗读。(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5.体验“知音”。(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二、三句的句式写句子。出示:志在徐徐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兮若!”志在依依杨柳,钟子期曰:“善哉,兮若!”志在

3、皎皎明月,钟子期曰:“善哉,兮若!引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2)、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二)破琴绝弦祭知音。1.痛失知音。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2.纵情朗读。借助情感错位,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三)千古传唱怀知音。1.提领一顿——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着它!2.千古传唱。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

4、传,并诵读全文。三、板书设计伯牙绝弦知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