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03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03

ID:37999277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2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03_第1页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03_第2页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03_第3页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03_第4页
资源描述: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课题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背景本篇课文源于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熟悉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并且能够对从网络上所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编排。这篇课文主要介绍祖国统一的过程,涉及香港、澳门、台湾这些地区与祖国分离的历史缘由——中国政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中国政府收回香港、澳门的过程——港澳回归后的现状以及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的现状。在教学中利用搜索引擎,不但能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明了课本设计相关知识的历史背景与现状,感受祖国统一重大意义。教材分析

2、本篇课文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分为“‘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三部分,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实现和展望。因为八年级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处理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在网络教学课中必须做好统筹安排,明确小组分工,布置好小组任务,最后汇总资料,共同汲取相关的知识信息,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方法网络查询资料、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软件支持电子教室、Microsoftoffice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打开电子教室展示频道,播放音乐《七子之歌·澳门》,并对《七子之歌》创作背景和

3、内容作介绍(伴随文字展示)《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岛、台湾、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九龙岛、大连。我们常听的《七子之歌·澳门》,仅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憎恶。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

4、。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

5、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是香港、澳门还游离在祖国怀抱之外,伴随着蒋介石国民政府逃往台湾,台湾又一次与祖国大陆分离。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香港、澳门是如何收回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学习的内容——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二)分组合作资料搜索第一组:政策组任务:结合课本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整理: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提出背景以及涵义。第二组:回溯组(设香港、澳门两小组)任务:利用

6、网络优势,搜索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以及新中国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过程。第三组:图片组任务:搜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以及介绍;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图片以及介绍;当前香港、澳门市容、特色、风景等图片介绍。第四组:海峡组任务:搜集资料包括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当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现状,并根据所搜集资料,展望台湾与大陆未来关系的发展。教师:到学生中间给予资料搜集和整理方法的指导。(三)资料整合成果展示在所有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利用电子教室展示频道,切换到学生小组展示模式,让各小组代表展示并

7、介绍他们学习成果。范例如下:第一组: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和网上的搜索,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首先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它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来的,后来在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上得以成功实践。其基本涵义是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第二组:【香港】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

8、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条例》,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