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专题阅读—君子之道》教学设计

1.《“论语”专题阅读—君子之道》教学设计

ID:38005897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上传者:U-2441
1.《“论语”专题阅读—君子之道》教学设计_第1页
1.《“论语”专题阅读—君子之道》教学设计_第2页
1.《“论语”专题阅读—君子之道》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1.《“论语”专题阅读—君子之道》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论语”专题阅读—君子之道》教学设计.年级初三学科语文教师刘丽娟课题《论语》阅读——君子之道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第三条在教学中重视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重视历史文化的熏陶,加强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语文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第十一条初中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倡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第十五条初中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鼓励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反映生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二、课标要求1.阅读方面: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2.写作方面:(1)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2)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论语》是中考名著阅读的考查范围,考试说明中对名著阅读的要求是:了解作品的主体内容,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并且在所有二十篇中都有出现,在开篇第一章和最后一篇最后一章中都提到了“君子”,是《论语》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实际上,孔子当年办学,所创办的学校就是培养“君子”的学校,孔子就是“君子之师”,孔子之学就是“君子之学”。通过《论语》学习君子之道是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学情分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接触过七年级课文《<论语>十二章》,对《论语》整本书的了解不足,对于“君子”的概念是模糊的。另外,九年级新授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学生对于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不能够清晰地判断,更没有尝试过写作浅易的议论文。因而教师尝试带领学生阅读《论语》,让学生了解孔子对“君子”的看法,积累《论语》中有关“君子”的精辟言论,并能运用到实际读写活动中去。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言论和价值取向。2.通过仿写语段,抒发对君子之道的感悟,理解议论文中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学写浅易的议论文。教学重点诵读《论语》相关章节,概括“君子”的标准。教学难点结合历史或现实,理解君子之道的内涵。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导入大家读《论语》会发现孔子教导弟子做人最经常说的一个标准就是——君子。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君子”二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君子。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君子之道”。倾听,思考。开门见山,明确学习内容。二、诵读感知配乐诵读《论语》节选章节。诵读,倾听,感受。初步感知《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论述。三、品评君子结合古诗文材料,说说下列人物符合君子的哪些标准。要求:1.小组商议确定一则材料进行分析。2.用1-2个关键词明确人物体现出的君子特点,并结合材料和《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说明理由。思考,概括,讨论,展示。通过阅读《论语》,学生了解了君子的精神核心,补充的古诗文材料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为学生理解“君子之道”提供了具体的事例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君子的内涵。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训练的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升的是归纳概括能力和形成解释的能力,同时,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启迪。 四、寻找君子在历史长河和现实生活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君子。你能想到哪些人物,说说他们作为君子的表现。畅所欲言结合历史和现实,品评君子,加深对君子内涵的理解。五、仿写抒怀请你仿照示例,抒发自己对君子之道的感悟。示例:君子之道,在于心系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真正的君子,关心的是国家大事,总是把原则、道义置于首位。在君子眼中国家安危、黎民幸福才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杜甫自己身处茅屋之中,尚且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国家安逸时君子可以退隐山野,泛舟五湖;可当国家于危难时、百姓于水火时,君子可以慷慨赴死,舍身取义。分析示例仿写、展示通过仿写表达自己对君子之道的感悟,将自己了解到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内化于心,再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学习写作简单的议论文。试图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板书君子之道修己——孝悌、仁德、谦逊、固穷、行胜于言、坦荡、庄重……待人——尚和、不争不怨、宽容、群而不党……做事——严肃认真、肩负重任……为学——博学、不器、躬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