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托物言志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托物言志

ID:38479861

大小:21.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托物言志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托物言志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托物言志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托物言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悟“托物言志”教学目标:1.比较课文《紫藤萝瀑布》和《一颗小桃树》,归纳托物言志的步骤。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练笔。教学重点:掌握托物言志的方法,既要托物又要言志。教学难点:既要托物又要言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理解感知:(出示幻灯片)导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命无处不在,山中的一朵野花,路边的一棵小草,都会让人感到生的伟大。所以,一颗孱弱的小桃树,让贾平凹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执着,一株茂盛的紫藤萝就给了作者宗璞以启示和鼓舞。朱熹的观书有感讲“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去学习“托物言志”。一、清如许•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类文章,常把作者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依托(“托”:借、假托的意思)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这个“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情感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便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来表达,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达也更巧妙、更完美。二、半

3、亩方塘•阅读《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归纳其分别是托了什么“物”言了什么“志”的呢?题目所托之物所言之志(主题)关系紫藤萝瀑布紫藤萝花:作者从花形、花色、花香三个方面来写勃勃生机写出了历经苦难仍生生不息,生命的长河无止境外在形象特点相似,内在精神气质一致一棵小桃树桃树:作者从花形、花色、花的动作生态三个方面来写小桃树的柔弱和顽强反映了作者对未来,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外在形象特点相似,内在精神气质一致以《紫藤萝瀑布》为例,谈谈该怎样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作文多媒体展示:托物言志的步骤1、抓事物特点展开描写紫藤萝----(过去

4、)稀落伶仃;(现在)紫色的瀑布2、将特点升华为某种品格精神紫藤萝瀑布——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由物及人,引出赞美、歌颂的对象(抒发人生感悟),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把“紫藤萝”比作瀑布(比喻),紫藤萝瀑布象征生命的长河。四、天光云影由此,我们来梳理一下面对托物言志时,我们应保持的写作思路。(1)选物。选出美好、熟悉或常见的事物,从它们身上展开某一方面的联想;(2)对所选之物进行精致的描写,努力写出这个事物的外在形态或内在精神,描写一定要向着自己抒情的方向发展;(3)运用多种

5、描写方法(穿插自己的情感发展),使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统一,实现从实到虚的转化。简单地说就是因物抒情或因物明理。五、活水来1.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蚂蚁”“桥”“小草”等展开联想,寄托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列出作文提纲。1.书写工整规范。六、自由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要抓住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求“神似”;•充分挖掘事物的精神实质,这种精神和我们大家所提倡的某种精神相吻合;•要表达出自己强烈的主观诉求,也就是你要借助这个事物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

6、你的观点;•语言要有一定的美感,要能表现你的好文采。•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先选准“物”——它必须能承载你的那个“志”;二是再把你的“志”寄托于此——必须寄托得合理,寄托得巧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