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

ID:38796381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七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课型:新授学法指导:1)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的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什么是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难点:生物链的书写格式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2)重点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3)掌握食物链的书写格式及含义独立自学:(基础知识)认真阅读课本19页至2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昆虫;吃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可见,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

2、约的。草地被网罩起来,鸟飞不进去,吃草的昆虫失去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有机物,不仅供给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4)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

3、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5)资料分析“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树被昆虫的幼虫吃,昆虫的幼虫又被啄木鸟吃。6)树桩上长出的真菌,会将树桩分解成碎片,使坚硬的树桩慢慢腐烂。森林中的落叶也是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而最终消失。此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7)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8)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以上所说的生物部分外,还有如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9)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4、例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教师概述本节课内容指名读齐读默读时间要求:1分钟时间要求:5分钟阅读教材,了解内容边读边完成小组合学(2分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谚语就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10)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例如,兔吃草,狐吃兔,草→兔→狐,就是一条食物链。质疑探学:(变式训练)1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D)A.所有生物组成的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12)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善。植物-----------(生

5、产者)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生态系统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13)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的表示食物链的是(D)A.阳光→草→牛→虎B.鼠→蛇→鹰C.鹰→蛇→青蛙→昆虫D.草→兔→鹰以练促学:(当堂检测)(10分钟)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C)A.一个湖泊B.一座小山C.一株大柳树D.一条河流1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D)A.生产者、生产者B.消费者、生产者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16

6、)梨和香蕉的腐烂是因为细菌将水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说明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C)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分解者和生产者17)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B)A.动物和植物将越来越繁盛B.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将会堆积如山C.生态系统中将会有更多的植物D.生态系统依旧照常维持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C)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19)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D)A.阳光→蚱蜢→食虫鸟B

7、.食虫鸟→蚱蜢→草更正自学过程出现的问题,纠错改正学生汇报(3分钟)修正共性问题(15分钟)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即“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在“生态系统概念”之后,进一步剖析其组成成分。结合P21“图1-16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理解它们各自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书写格式:“→”含义:1)被捕食(或被取食)的方向2)能量流动方向食物链起始环节:生产者(植物)最终为消费者(动物)能量随食物链延长而递减。C.田鼠→蛇→鹰D.草→蚱蜢→食虫鸟20)下列能正确表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

8、谚语的食物链的是(D)A.阳光→蝉→螳螂→黄雀B.黄雀→螳螂→蝉→树叶C.蝉→螳螂→黄雀D.树叶→蝉→螳螂→黄雀21)图中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光、二氧化碳、水等↓细菌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1)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图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2)螳螂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