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余光中

乡愁 余光中

ID:38893825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0

乡愁  余光中_第1页
乡愁  余光中_第2页
乡愁  余光中_第3页
乡愁  余光中_第4页
乡愁  余光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愁 余光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怀宁县高河初中王有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学习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2、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1、深情地朗读;2、细腻地品读;3、优

2、美地解读;4、丰富地联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请你把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写在黑板上。(学生朗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二.深情地

3、朗读:1.听读。播放《乡愁》的配乐朗读。教师提示:要把一首诗歌读好,必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音的修饰、调的把握、速的调控、情的渗透、节奏的明晰,在对诗歌意象想象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发之于声,见诸于音。2.试读.学生选一段展示朗读才艺,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幻灯片出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

4、惆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重读“小小”)我/在这头                   (重读“这”,以下类推)母亲/在那头                  (重读“那”,以下类推)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重读窄窄)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重读矮矮)我/在外头      

5、           (语调稍微提高)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                   (语气转平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重读“浅浅”)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3.练读、展示。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4.赏读。欣赏配乐朗诵,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三.细腻地品读。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课前提示说,“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

6、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都点示出这首诗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 (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 (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 幻灯片出示:(1)从整体结构上,A

7、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2)从构思立意上,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优美地解读;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

8、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集体读一节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