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

乡愁(余光中)

ID:42903178

大小:16.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乡愁(余光中)_第1页
乡愁(余光中)_第2页
乡愁(余光中)_第3页
资源描述:

《乡愁(余光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张伟波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并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能够通过赏析诗歌中的字词来体会诗歌的意蕴。    3.能够展开联想想象,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愁的画面。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以诵读为基础,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乡愁又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常新的主题。许多诗

2、人都曾表达过那最让人牵肠挂肚、费尽思量的思乡之情。不必把栏杆拍遍,在唐诗的峰峦中苦苦寻觅;也不必细说从头,在宋词的柔波里轻轻荡舟,单是课本上余光中先生的这首小诗就足以让我们感受一番乡愁的韵味。    (看屏幕)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明月来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尤其诗中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集中表达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他是怎样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我们说诗歌是文字

3、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奏响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在欣赏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注意节奏和重读音,并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课件展示、学生欣赏)    1.简介作者    (看屏幕)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

4、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2.学生先自读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3.指名读,师生共评。(在这个环节里,要指出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原因)引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看屏幕)    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

5、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     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学生个别示范。让学生结合要求进行评价。当我们的耳畔响起这揪人的旋律时,当我们凝神聆听这声情并茂的朗诵时,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出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可是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愁绪呢?我想同学们看了这个背景资料,也许会有所了解。(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少年时在外求学,过寄宿生活,1948年迁往香港,1950年去台湾。直到1992年大陆台湾互通往来,才第一次返

6、回大陆。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诗人流浪于海外,游子归乡之情是他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乡愁》写于1972年。)(课件展示)    1972年,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可以公开互相来往。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都是身在海外,但心在大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乡愁》。余光中先生有如此的经历难怪他有此愁绪。    好,有了这样一番体悟之后,我们再来朗读诗歌是不是会有一些不一样呢?(学生齐读)    大家读得比前面有进步,但似乎仍然有些美中不足,是不是还有什么真挚的情感隐匿在诗歌的字里行间

7、,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呢?让我们每人都随身携带一个探测器,进入诗歌欣赏的第二乐章,这就是: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三、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学生思考: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明确: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这四种对象前

8、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    (3)全诗共四节,在结构形式上有何特点?    明确:①“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