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

ID:39011981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3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_第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_第4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丹青中学黄皓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中“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章节的起始课。本章节对学生之前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有总结延伸作用,同时对数学的“极限法”思维有引领效果。本节教学设计将从学生实际生活例子出发,引出了“不等”的概念,并在复习之前所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引出了不等式的性质。结合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验等式与不等式的就算异同,为之后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极限法”思维打基础。二、学情分析我校是偏远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理科逻辑思维较差,数学表

2、现明显,尤其是初一学生,他们刚从小学转入初中,认知水平和能力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要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循循善诱,要在小学的数学基本运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拓展,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并不断已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导他们总结出适合他们的高效计算方法。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向往新鲜事物,因此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多方面挖掘教材、搜寻素材,将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实际的例子融汇到课堂例题中,力图将生活浓缩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发展,以求达到共同进步。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能通过生

3、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感受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起学习不等式的兴趣。(2)能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出哪些时候会应用到不等式,哪些时候应用到等式,体会等式与不等式的异同。(3)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并运用到简单不等式的计算中。(4)能熟记等式的性质,并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发现其中的异同,不断提升自身计算能力。(5)能根据实际问题,合理写出不等式,并能灵活运用不等式的性能,快速计算出结果。2、过程和方法:在导入新课中运用实际例子,引导出不等式的概念,并联系之前等式的性质,探索出不等式性质,再用方格列表例题,加深学生对于不等式性质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

4、价值观:由生活实际例子出发,让学生体会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力求用“不等式”模式鞭策自身学习进度,并对数学思维“极限法”做一定引导。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熟记不等式概念,能判断哪些式子属于不等式。2、了解不等式的解的含义,能写出不等式的解集。教学难点:1、能牢记不等式的性质,并灵活运用到计算中。2、总结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异同,加强数学逻辑思维。解决措施:借助精心设计的方格列表例题,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并牢牢记住。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景教学、实践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课件演示相结合落实各个教学

5、环节的任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师生问好在以前实际应用题计算中,常常有汽车按照固定的速度,过了一段时间后到达某地。但在实际中,这种情况是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汽车速度往往不能一直保持不变,因为所用的时间或多或少会出现变化。例1:星期六,我们班学生于下午4:00出发搭车前往市区住宿,准备第二天参加学科知识竞赛,出发地点距离市区80千米,要在6点前赶到市区,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法1:如果汽车恰好6点到达市区,则用了2个小时,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得80÷2=

6、40,即车速恰好是40km/h,则在6点恰好到达市区,如果速度大于40km/h,则能在6点前到达市区。答:车速应大于40km/h。解法2:由题目可得,所用时间应小于2个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时间小于2个小时,也就是路程÷速度小于2个小时,转换成数学符号就是80÷速度<2,可得速度大于40km/h。答:车速应大于40km/h。综合上述2种方法,虽然都能得到正确答案,但第一种方法得到的答案需要在作答时灵活处理一下,而第二种方法逻辑思维更强,从由已知的公式推导而出,只是把原先常见的等式思想改编成今天将要所学的不等式思想。习惯于用等式思维去考虑,

7、会考虑汽车恰好6点到达市区时,所需速度是40km/h,再结合速度越快所需时间越少的逻辑思维,从而得到车速大于40km/h,才能在6点前到达市区由学生实际生活例子出发,勾起学习兴趣,例题思路以小学时常见的路程速度时间关系入手,通俗易懂。结合两种方法对比相解,让学生感受不等式的魅力。二、学生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不等式性质例2: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4>24>-2-4<2-4<-2同时加2>>>>同时加负2>>>>同时减2>>>>同时减负2>>>>同时乘2>>>>同时乘负2<<<<同时除2>>>>同时除负2<<<<学生开始时会进行每一项计算,

8、并观察所得答案的大小,写出对应的不等号,当进行到第三第四列时,可能会发现前几列规律,从而直接写出不等号通过简单的大小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