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原理》课件

《税收原理》课件

ID:39025754

大小:1.04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23

《税收原理》课件_第1页
《税收原理》课件_第2页
《税收原理》课件_第3页
《税收原理》课件_第4页
《税收原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税收原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 税收原理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公平,必须牺牲一部分效率。——J·斯蒂格里茨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二、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三、税收原则四、税收负担五、税收效应(一)税收概念1、历史上对税收概念的考察2、税收的一般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二)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反映的共同特征。税收分配方式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而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之为税收的“三性”。1、税收的强制性(1)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强制征收,任

2、何形式的抗税行为都构成违法行为;(2)征纳过程具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3)征税中的强制性不是绝对的,在企业和个人明了征税的目的并增强纳税观念以后,强制性则可能转化为自愿性。2、税收的无偿性(1)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2)就财政活动总体或全部纳税人而言,这种无偿性又是相对性。(3)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3、税收的固定性(1)包括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数额的限度性;(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对应地调整。所以,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税收的基本

3、含义和基本特征税收的基本含义主体目的凭借依据特点地位国家为实现国家职能政治权力法律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基本特征二、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1、纳税人(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款的直接承担者。(2)负税人:最终承受税收负担或实际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3)扣缴义务人:按照税法规定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案例:纳税人?负税人?一电视机厂为配合税法宣传,同时也为扩大电视机的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策划出这样一个营销方案:在产品宣传单的醒目位置上增加“亲爱的顾客,当您购买我厂的

4、产品后,您将很荣幸地成为我国的纳税人”的文字。2、征税对象(1)征税对象即课税的客体,也称课税对象,也就是对什么东西征税,即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是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2)征税范围即课税对象的范围,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或课征税收的具体界限。(3)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规定的同一征税对象范围内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4)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数量化,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志,体现所征对象量的规定性,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基础。(5)税源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3、税率(1)概念税率即税额与课

5、税对象之比,是国家征税的比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2)税率的基本形式①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②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累进税率的划分划分级距的标准绝对额相对额(率、倍)累进 方式全累全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 全倍累进税率超累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3)税率的其他形式①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②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③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加成、减征亦称固定税额,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

6、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③定额税率现行税率一览表税 率含  义适 用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增值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等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分别计算,然后相加个人所得税定额税率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辆使用税等超率累进税率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土地增值税4、纳税环节(1)概念: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环节,也就是纳税人在征税对象流

7、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2)类型:一个税种按其在商品流转的众多环节中选择纳税环节的多少,形成三种课征制度:①一次课征制②两次课征制③多次课征制5、纳税期限(1)概念: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2)形式①按期纳税②按次纳税③按年计征,分期预缴6、纳税地点(1)概念: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2)形式:就地缴纳、营业行为所在地纳税、外出营业纳税、汇总缴库和口岸纳税。7、税收优惠(1)税收优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