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挥发油》PPT课件

《萜类挥发油》PPT课件

ID:39105262

大小:2.15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6-24

《萜类挥发油》PPT课件_第1页
《萜类挥发油》PPT课件_第2页
《萜类挥发油》PPT课件_第3页
《萜类挥发油》PPT课件_第4页
《萜类挥发油》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萜类挥发油》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1概述一、萜类的含义和分类1.萜类的含义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第六章萜类和挥发油2.萜的分类半萜:含有一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单萜: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倍半萜:含有3个异戊二烯单位;二萜:含有4个异戊二烯单位;二倍半萜:含有5个异戊二烯单位·三萜:含有6个异戊二烯单位.表6-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分类碳原子数通式(C5H8)n存在半萜5n=1植物叶单萜10n=2挥发油倍半萜15n=3挥发油二萜20n=4树脂、苦味质、植物醇二倍半萜25n=5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三萜30n=6皂苷、树脂、植物乳汁四萜4

2、0n=8植物胡萝卜素多聚萜~7.5x103至~3x105(C5H8)n橡胶、硬橡胶萜类化合物的分布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泛,据不完全统计萜类化合物超过了22000多种。存在最多的是种子植物,尤其是被子植物。萜类化合物经常与树脂、树胶并生,与生物碱相排斥。富含挥发油的植物:松科、柏科、胡椒科、马兜铃科、樟科、芸香科、龙脑科、伞形科、唇形科、败酱科、菊科和姜科等。水生植物很少分布有挥发油。某些菌类和苔藓类植物可合成一些萜类,近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大量的萜类化合物。§6.2萜类的结构类型一、单萜由2分子异戊二烯单位构成,10个碳原子,含氧衍生物有很强的活性和香气。存

3、在于植物挥发油中,用于药用、香料、化妆品、食品。香叶醇(香叶醇):“又称牻牛儿醇”(牻(mang)牛:黑白相间的牛),是香叶油、玫瑰油、柠檬草油和香茅油等的主要成分,具有似玫瑰的香气,沸点229~230oC。1、链状单萜玫瑰花橙花醇(nerol):存在于橙花油、柠檬草油和其它多种植物的挥发油中,具有玫瑰香气,沸点255~260oC芳樟醇:是香叶醇、橙花醇的同分异构体,左旋体在香柠檬油中含有,右旋体则存在于桔油及素馨花的挥发油中。香茅醇(香茅醇):存在于香茅油、玫瑰油等多种植物的挥发油中,以左旋体的经济价值较高。上述三种萜醇都是玫瑰香系香料。香茅醛:是香茅醇的氧化产物

4、,大量存在于香茅油、桉叶油、柠檬油中,也是重要的柠檬香气香料。柠檬醛:反式为α-柠檬醛(香叶醛,geranial)顺式为β-柠檬醛(橙花醛)通常是混合物,以反式柠檬醛为主。柠檬醛在柠檬草油和香茅油的含量较高。柠檬醛具有柠檬香气,广泛应用于香料和食品工业。2、环状单萜二分子异戊二烯头尾相连成环状。薄荷中含有薄荷醇9薄荷薄荷醇:是薄荷和欧薄荷等挥发油中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左旋体称“薄荷脑”,为白色块状或针状结晶。对皮肤和粘膜有清凉和弱的麻醉作用,用于镇痛和止痒,亦有防腐和杀菌作用。紫罗兰酮:存在于千屈菜科指甲花挥发油中,工业上由柠檬醛与丙酮缩合制备,缩合产物环合后得到α-

5、紫罗蓝酮(作香料)及β-紫罗蓝酮(合成维生素的原料)混合物。龙脑:俗称“冰片”,又称樟醇,为白色片状结晶,具有似胡椒又似薄荷的香气,有升华性。其右旋体主要得自白龙脑香树的挥发油,左旋体存在于艾纳香全草和野菊花中,合成品为消旋体。冰片有发汗、兴奋、镇痉和防止虫蛀蚀、抗缺氧功能,它和苏合香脂配合制成苏冰滴丸代替冠心苏合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樟脑:习称辣薄荷酮,为白色结晶性固体,易升华,具有特殊钻透性的芳香气味。樟脑有局部刺激作用和防腐作用,可用于神经痛、炎症和跌打损伤的擦剂。我国的天然樟脑产量占世界第一位。长沙樟树樟脑可作为强心剂,其强心作用是由于其在体内氧化成π-氧化

6、樟脑(π-oxocamphor)和对氧化樟脑(p-oxocamphor)所致。斑蝥(mao)素:存在于斑蝥,芫青(青虫,俗名青娘子)干燥虫体中,可作为皮肤发赤、发泡或生毛剂。用斑蝥素制备成的N-羟基斑蝥胺用于肝癌,有一定疗效。芍药苷:是从芍药根中得到的蒎烷单萜苦味苷,对小鼠显示有镇静、镇痛、抗炎及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生物活性。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果芍药。二、环烯醚萜(iridoids)环烯醚萜为蚁臭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含环戊烷结构单元:编号:该类化合物有两种骨架:含有取代环戊烷环烯醚萜(i

7、ridoid)环戊烷开裂的裂环环烯醚萜(secoiridoid)两种基本碳架。1、环烯醚萜苷类环烯醚萜类成分多以苷的形式存在,C1羟基多与葡萄糖形成苷,且大多为单糖苷;C11有的氧化成羧酸,并可形成酯。栀子苷是清热泻火中药山栀子的主成分。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四川。京尼平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和利胆作用;鸡屎藤苷:是鸡屎藤的主成分,其C4位羧基与C6位羟基形成γ-内酯;C10位的甲硫酸酯在鸡屎藤组织损伤时,由于酶解作用产生甲硫醇而产生鸡屎样恶嗅。广泛分布于秦岭(陕西)南坡以南各省区及台湾。2、4-去甲环烯醚萜苷类梓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