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

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

ID:17689837

大小:528.01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9-04

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_第1页
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_第2页
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_第3页
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_第4页
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萜二萜类是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分布:植物界(广泛),菌类代谢产物,海洋生物。存在:植物乳汁、树脂中。化合物举例:紫杉醇、穿心莲内酯、丹参醌、银杏内酯、雷公藤内酯、甜菊苷等。(一)链状二萜链状二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存在较少,常见的只有广泛存在于叶绿素的植物醇。(二)单环二萜维生素A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特别是鱼肝中含量较丰富。穿心莲内酯:存在于穿心莲中,具有抗炎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菌痢、胃肠炎、咽喉炎、感冒发热等。(三)双环二萜穿心莲为爵床科植

2、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化学成分主要含二萜类化合物,以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为主,以穿心莲内酯含量最高。银杏内酯是银杏根皮及叶的强苦味成分,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特效拮抗剂。银杏内脂及银杏双黄酮是银杏制剂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此外银杏内酯A、B、C或单独用银杏内酯B可以应用于转移癌的治疗。它能提高抗癌化疗剂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使得耐细胞毒药物的癌细胞对化疗剂更为敏感有效。紫杉醇(Taxol)又称红豆杉醇,最早从

3、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得到,1992年底美国FDA批准上市,临床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疗效较好。(四)三环二萜全世界共有11种红豆杉,我国有4种和1个变种,即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及其变种南方红豆杉。紫杉醇主要是从红豆杉的根、皮、茎、叶中提取。我国的红豆杉都有一定含量的紫杉醇。R1R2R3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HHCH3雷公藤乙素(tripdiolide)OHHCH3雷公藤内酯(triptolidenol)HOHCH3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HHCH2OH

4、雷公藤甲素对乳腺癌和胃癌细胞系集落形成有抑制作用,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和雄性抗生育作用。甜菊叶中含有由不同糖组成的甜味苷。总甜菊苷含量约6%,其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甜菊苷因其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性等优良特性,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五)四环二萜甜菊苷甜菊苷A甜菊苷D甜菊苷E甜菊苷甜菊苷A甜菊苷D甜菊苷E但近来有报道称甜菊苷有致癌作用,美国及欧盟已禁用。冬凌草甲素(Rubescensin)唇形科植物冬凌草四、二倍半萜二倍半萜类化合物(sesterterpenoi

5、ds)是由5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与其它各萜类化合物相比,数量少,迄今来自天然的二倍半萜有6种类型约30余种化合物,分布在羊齿植物,植物病源菌,海洋生物海绵、地衣及昆虫分泌物中。蛇孢假壳素A(ophiobolinA)是从芝麻枯病菌中分离出的第一个二倍半萜成分。该物质示有阻止白藓菌、毛滴虫菌等生长发育的作用。呋喃海绵素-3(furanospongin-3)是从海绵动物中得到的含呋喃环的链状二倍半萜。第三节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一、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1、性状单萜和倍半萜类多

6、为具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在常温下可以挥发,或为低熔点的固体。单萜的沸点比倍半萜低,并且单萜和倍半萜随分子量和双键的增加,功能基的增多,化合物的挥发性降低,熔点和沸点相应增高。二萜和二倍半萜多为结晶性固体。2、味萜类化合物多具有苦味,有的味极苦,所以萜类化合物又称苦味素。但有的萜类化合物具有强的甜味,如二萜多糖苷甜菊苷的甜味是蔗糖的300倍。3、旋光性大多数萜类具有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多有异构体存在。4、溶解度萜类化合物亲脂性强,易溶于醇及脂溶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随着含氧功能团的增加或具有

7、苷的萜类,则水溶性增加。5、稳定性萜类化合物对高热、光和酸碱较为敏感,或氧化,或重排,引起结构的改变。在提取分离时,应慎重考虑。二、挥发油的物理性质(一)性状1.颜色—多数无色或淡黄色,少数具有其他颜色2.气味—多为香气,少数特殊气味3.形态—常温透明液体,有的低温冷却时析出—析脑如:薄荷脑,樟脑,龙脑4.挥发性—常温下挥发,个别成分可以升华(樟脑)与脂肪油区别1色:无色或微带淡黄色,少数具有其它颜色形态:常温液态,有的在冷却时可能结晶(脑)2气味:具有特殊气味,呈中性或酸性4挥发性:与脂肪油的本

8、质区别!!各别成分可以升华(樟脑)3性状(二)溶解度:不溶于水,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三)物理常数1.沸点:70~300℃2.相对密度:多比重小于1,个别大于13.光学活性:均具光学活性4.折光率:具有强烈折光性(四)稳定性稳定性:常与空气、光线接触会逐渐氧化变质(树脂状物,不挥发)。[d]↑,颜色↑,保存?挥发油应装入棕色瓶内低温保存。溶解度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在高浓度乙醇中全溶,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部分。物理常数多数比重小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