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ID:39355430

大小:392.3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01

上传者:U-145848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_第1页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_第2页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_第3页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_第4页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二章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学习目标:掌握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了解它们的优点与局限,初步学会运用该理论分析贸易利益。主要内容:1.1绝对优势理论1.2比较优势理论1.3均衡贸易理论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传统贸易理论界碑新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学说里昂惕夫之谜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内贸易论产品周期理论战略贸易理论一体化理论跨国公司理论2 国际贸易理论的四个中心问题1.国际贸易的原因2.国际贸易的条件3.国际贸易的格局4.国际贸易的利益3 2.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具体介绍见附录1)2.1.1绝对优势论的假设前提“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边际产量固定和规模报酬不变收入预算约束没有运费等交易费用贸易是平衡的生产要素国家内自由流动、国际间不能流动自由竞争下生产和交换4 2.1.2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中心问题:经济自由主义是绝对优势理论的中心。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基本含义:一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该国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若一国某产品的生产成本小于另一国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即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就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若一国某产品的生产成本大于另一国,即处于绝对劣势,则该国就不应该生产这种产品,而是从另一国进口这种产品。这样,各自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从中获得利益。5 2.1.3绝对优势理论的例证英国葡萄牙合计分工前毛呢100人.年/单位110人.年/单位2单位葡酒120人.年/单位80人.年/单位2单位分工后毛呢220人.年2.2单位2.2单位葡酒190人.年2.375单位2.375单位6 2.2比较优势理论2.2.1比较优势论的假设前提a.“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b.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能流动c.充分就业d.物物交换的自由竞争贸易e.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费和保险f.静态g.劳动决定价值而劳动同质h.贸易不影响收入分配7 2.2.2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大卫·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具体介绍见附录2)一国不仅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可以生产和出口该种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可以进口该种商品,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简单地讲就是“两优取重,两劣取轻”。8 2.2.3比较优势理论的例证英国葡萄牙合计分工前毛呢100人.年/单位90人.年/单位2单位葡酒120人.年/单位80人.年/单位2单位分工后毛呢220人.年2.2单位2.2单位葡酒170人.年2.125单位2.125单位9 2.3均衡贸易利益2.3.1一般均衡中的贸易获利◆机会成本和贸易获利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机会成本上的差异给世界生产提供了一个互利性重新组合的可能性。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有比较优势。10 举例:机会成本和贸易获利MillionRosesThousandComputersU.S.A-10+100SouthAmerica+10-30Total0+7011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生产可能性曲线12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曲线也叫效用等高线。无差异曲线13 ◆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与国际贸易无贸易时的无差异曲线有贸易时的无差异曲线14 思考与练习1、试述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2、试述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3、比较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异同。4、用图分析贸易利益。15 附录1亚当·斯密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古典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他于1790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在任拉格斯哥大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国富论》研究的是由于利己心而产生的经济进程,其目的是阐明财富的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该书的中心思想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斯密认为经济自由主义“自然秩序”的要求,最符合人的利己的本性,让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就能够最好地实现社会的利益,国民财富也就能够无限地增长。斯密提出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构成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商品经济运行的原则。《国富论》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在该书里,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先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6 附录2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伦敦,幼年在英受教育,12岁时赴荷兰留学,两年后返英,即结束学生生活,随父经商。21岁时即任交易经纪人,27岁时,偶然阅读《国富论》,对经济学发生兴趣。从此一面经商,一面研究经济问题,师承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他同马尔萨斯多次展开论战,但友谊与日俱增,传为佳话。1823年突患耳疾去世,年仅51岁。他于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thePrinciple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本书中他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至今仍被经济学家们公认为是有关国际贸易问题的根基性理论,也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功绩,在于他的劳动价值学说。他坚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根据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分析了税收的来源和税收的原则,并进一步对各种税进行了分析。17 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