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

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

ID:39548878

大小:72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06

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_第1页
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_第2页
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_第3页
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_第4页
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中日外交关系班级:09思想政治教育汉班学号:20091103903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三年四月三十日2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中日双方认同差异的表现……………………………………………………1(一)地缘心里差异……………………………………………………………1(二)利益认同差异……………………………………………………………2(三)基本价值差异……………………………

2、………………………………2二、中日双方认同差异对两国外交关系的影响…………………………………3(一)对中日两国外交战略定位的影响…………………………………………3(二)对中日两国外交模式的影响………………………………………………4(三)对中日两国民间外交的影响………………………………………………5三、加强认同促进中日友好外交关系的对策………………………………………6(一)加深双方对利益的认识…………………………………………………6(二)抓住合作机遇……………………………………………………………6(三)努力建立战略互信………

3、………………………………………………7致谢…………………………………………………………………………………8参考文献………………………………………………………………………………8英文摘要………………………………………………………………………………9英文关键词……………………………………………………………………………9从文化认同差异的角度看中日外交关系法政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汉)班指导教师摘要:文化认同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立场和发展方向,同时影响着公众的舆论和利益指向,为国家判断和处理与别国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认同基础

4、和价值参考。中日双方在地缘心里、利益认同、基本价值方面存在差异,对中日两国外交战略定位、外交模式、民间外交具有重大影响,为此,我们应加深双方对共同利益的认识。关键词:文化认同;中日关系;外交战略中国与日本是地理上相互接近的邻国,却由于各自的民族特性和文化认同上存在着差异,有着“虽近实远”的现实。战后的中日关系始终是与两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相关的,在两国关系一波三折的背后,也必然有着各自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而本文试图撇开这些层面上的因素,仅从两国的认同差异的层面着手,去看中日外交关系。一、中日双方认同差异的表现(

5、一)地缘心理差异古代中国依托长江和黄河发展,对外交流并不是全开放,而江河流域有利的农耕地理条件使得中国古代的文化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延续稳定的发展系统。中国文明几千年来一直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中心,自古以来的华夷朝贡体系铸就了中国人的宽广胸怀和与众不同的自信。以地缘为依托,中国不仅创造出了灿烂的大陆农业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洋商业文化。由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远远超过了周边大陆国家,而对更远的海洋国家知之甚少,使得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正是这样自给自足,没有外敌的侵犯,形成了中国人所具有的温和、平实、“兼爱、非攻”、求安

6、定的性格。与中国不同,日本四面环海,资源短缺,灾害频发。作为海洋民族来讲,长期靠海而生,面对海洋随时随地不可预知的异变,譬如台风、暴雨、暗礁、骇浪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海洋民族的集体智慧,面对命运的不可预测,日本社会的危机意识注定伴随国民世世代代。对外的抗争意识的强烈也一定程度上促使集体内部团结一致。协力共进,谋求生存,与外界环境抗争的坚强斗志融入了大和民族的血液之中。从而,形成了日本人9勤劳、节俭、坚毅、顽强、忍耐、努力拼搏的性格。同时,环境上的先天不足使得卑微感,荣辱感,等级观念深深烙在日本人民内心深处。(二)利益

7、认同差异认同的一致性是获得共同利益的基础,而行为体对自身利益的认同又离不开自我身份的约束。可见,对自我身份的界定限制着对自我利益的认同,对彼此身份的界定则限制着行为体对双方共同利益的认同。如果行为体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就不仅能对自我利益形成正确的认识,还能获得双方在共同利益上的一致认同。近年来中日之间频繁出现的争端和纠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日本对中、日双方的身份和利益认同产生了偏差和错误。国家利益说到底是国民认同中的国家利益,是一个被抽象出来的思维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利益是由国家认同和界定的。三十几

8、年前日本处于亚洲经济体系的重心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主导着亚洲经济,对日本而言,最希望的就是维持旧的亚洲经济体系的均衡,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日本的获益是最多的。而现在,中国作为亚洲经济体系新的强国(或潜在的强国),对日本经济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在日本的国家认同中,现在的中国似乎是旧的亚洲经济体系中的“破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