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

ID:40225836

大小:1.02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27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P90阅读下列材料: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请回答:(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八股取士开始于哪一朝代?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叫八股文?(4)八股取士有什么不良影响?八股文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才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得多。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许多读书人

2、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P90阅读下列材料: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1)材料中的“焚书”和“咸阳”之郊指的是秦朝的哪一事件?此事件是哪一位皇帝所为?(2)“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什么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3)秦朝和明朝在文化上的措施有何影响?焚书坑儒秦始皇八股取士;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使许多读书人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健康发

3、展。P95阅读下列材料:郑和描述船队远航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波澜,若履通衢。”(1)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说出具体时间。(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在明朝,1405年开始到1433年结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P9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回族航海家先后七次远涉重洋,他曾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他曾经这样描述他的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波澜,

4、若履通衢。”(1)这位航海家是谁?当时在位的中国皇帝是谁?郑和;明成祖或朱棣。(2)这位航海家最远到过什么地方?他远航的目的是什么?请你分析一下这样的对外政策有什么重要影响?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目的:为了促进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影响:郑和的远航,促进了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P9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说上话的人是生活在哪个朝代?他是什么人?(2)此人编练的军对称什么?(3)“海波”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了“海波平”,他进行了什么重

5、大活动?结果如何?(4)今天我们如何来评价此人?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明朝戚继光戚家军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抗倭(打击日本海盗)最终肃清倭寇名族英雄,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品质:早年立志,矢志不渝,为国尽职尽忠P98读下列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6世纪前期)番彝伊朗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文献材料记载请回答:(1)材料的意思是什么?材料的意思是:16世纪葡萄牙(佛郎机)殖民者,假借朝贡的名义,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

6、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2)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比较有什么不同?葡萄牙殖民者航海来到中国与郑和的远航比较从背景、目的、手段与结果都不同的。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葡萄牙殖民者是以残暴的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到之处引起了当地人民的痛恨与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P99阅读下列材料:“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请回

7、答:(1)这首民谣中的“闯王”指的是谁?(2)“闯王”为什么要率农民军起来反抗?(3)“闯王”曾经在哪里与吴三桂大战?李自成。明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生活困苦。山海关。P100阅读下列材料: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请回答:(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军机处何时设立?设立的目的是什么?(3)军机处的设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雍正帝时设立为加强君主专制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P104阅读下面材料:台湾者,中

8、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请回答:(1)这是谁给荷兰总督揆一的招降书?他为什么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说明。(2)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隶属于哪个省?它的设置有何意义?郑成功。第一,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第二,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琉求(今台湾);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