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ID:40404301

大小:16.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_第1页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_第2页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_第3页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教材分析《我多想去看看》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通过“我”与爸爸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新疆的雪山上看洁白的雪莲。学生分析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拼音,可以用拼音阅

2、读课文,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是要学会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会写“会、走”等6个生字。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学习目标1.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会写“会、走”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通过“我”与爸爸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新疆的雪山上看洁白的雪莲。学习重点认识这12个生字,书写6个生字,积累文中好的词语。学习难点了解小作者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通过“我”与爸爸的对

3、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新疆的雪山上看洁白的雪莲。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小朋友我们去什么地方旅游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两个地方。看课件,展示北京天安门的图片,展示新疆天山上的雪莲的图片。板书:我多想去看看设计意图:课堂伊始,揭示课题,了解小作者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通过“我”与爸爸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新疆的雪山上看洁白的雪莲。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借助拼音读课文。(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识记生字。①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本课的12个生字,带拼音,认读生字。利用编故事、拆分汉字等方

4、法识记生字。②出示本课的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说、读、全班读。③出示本课的12个生字,不带拼音,学生拼读师。3.再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不带拼音,学生在课文中认读生字。要求:要把课文读流利。[设计意图:教师没有先让学生听课文范读,而是让学生尝试自读,这是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有组织的,有调控的识字,反复用多种方法重复这些汉字,牢固基础。]4.三读课文。分小节读。由学生自己选择合作的伙伴。读后由教师引导分析本小节内容,逐步理解本课内容,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

5、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通过“我”与爸爸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新疆的雪山上看洁白的雪莲。齐读课文。现在读的这么好了,让我们来齐读一下,看看读了之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愿望。通过“我”与爸爸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新疆的雪山上看洁白的雪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在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三、感悟课文1、第一小节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

6、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第二小节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新疆天山上洁白的雪莲,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对新疆天山上特有的景物的向往。四、小结1、课件出示打乱的汉字,学生认读;2、学生理解课文每小节的意思,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知课文要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感情。五、板书设计我多想去看看“我”妈妈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壮观的升旗仪式“我”爸爸想去新疆的天山洁白的雪莲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会、走”等6个生字。  2.朗读课文。七、教学反思《我多想去看看》是一篇浅显易懂的诗歌,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

7、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