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简史考前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

ID:40415627

大小:302.5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8-02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_第1页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_第2页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_第3页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_第4页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教育简史第一部分考试类型及要点1、填空题(要求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史实)2、选择题(要求辨析基本史实与概念)3、名词解释(要求掌握基本概念与一些重要的教育制度或学校)4、简答题(要求掌握重要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5、论述题(要求史论结合,分析重要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第二部分复习的主要范围1、夏、商、西周的主要学校2、六艺教育3、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的兴起及其影响4、稷下学宫5、孔子的“有教无类”6、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7、墨子的教育内容8、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9、韩非“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管理模式10、汉代“罢黜百家,独

2、尊儒术”文教政策11、鸿都门学12、察举制度13、董仲舒的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14、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过程15、国子学16、九品中正制17、《颜氏家训》与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18、嵇康的自然主义教育观19、隋唐的科举制度20、韩愈论述教师21、北宋三次兴学运动22、三舍法23、“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24、宋代的书院教育制度25、朱熹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26、“朱子读书法”27、八股取士制度28、王守仁论儿童教育29、王夫之的人性论与教育作用30、早期的教会学校31、京师同文馆32、福建船政学堂3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34、“百

3、日维新”的教育改革35、癸卯学制36、厘定教育宗旨37、梁启超论教育作用与目的38、严复的三育救国论39、壬子癸丑学制40、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41、平民教育思潮42、工读主义教育思潮43、1922年学制改革44、湖南自修大学45、“党化教育”46、杨贤江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4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48、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49、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50、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51、陕北公学52、延安大学53、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54、“高校六十条”55、“两个估计”56、《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57、“三个面向”的教育发展方针

4、第三部分重点内容提要1、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齐王兴办的大型养士机构。学宫设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之下,故因此而得名。稷下学宫初创于齐桓公田午当政之时,延续大约150年之久。稷下学宫也是战国时代唯一的一所官办高等学府,四方学者云集于此,议论时政,交流学术,著书立说,聚徒讲学,相互争鸣,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学术和教学活动。它建立之后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2、“有教无类”孔子的私学以“有教无类”为办学方针,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杂收弟子。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少数贵

5、族弟子,而大多数出生贫贱。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垄断的局面,把教育对象从贵族转移到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同时,这一主张千百年来成为社会下层人士追求平等教育权利的思想武器,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断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从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得以确立,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为指导思想,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去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实行

6、思想教化。4、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学生由地方长官或朝中三公举荐,招收“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经考试合格方得入学。鸿都门学把儒家经典摒弃于教学内容之外,学生专习辞赋、小说、尺牍、画、书法等。这些学生毕业后“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鸿都门学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它打破以儒家经典为国学唯一教学内容的旧传统,不仅为汉代建立了崭新的教育体制,也为中国和世界教育史开辟了专科学校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的新纪元。5、察举制度汉代的察举制度,是在西汉文帝到武帝之间渐次形成的。汉代察举科

7、目繁多,一般可分为特举和岁举两大类,前者如贤良方正、明经、明法等,后者如秀才、孝廉等。贤良方正是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在察举制度下,士人能否做官,一般取决于能否被举;而能否被举,则取决于乡闾的舆论。以“声名”取士,是察举的一个重要特点。6、京师同文馆1861年(咸丰十年)1月,恭亲王奕讠斤等奏请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文馆,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但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外语教习,迟迟没有开张。后经英国公使的推荐,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任英文教习。直到1862年6月11日,京师同文馆才正式开学。同文馆首先开办英文馆,后陆续增设法文、俄文、德文、东文等馆。1866年1

8、2月,奕诉等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讲习化学、天文、数学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