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ID:40434553

大小:1.5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2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_第1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_第2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_第3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_第4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郑良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两部分内容构成,按两课时设计,这是第一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本节课是建立在上一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学习物体浮沉条件的。本节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涉及应用受力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二、学情分析由于这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

2、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等相关知识。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常见的物体的浮沉现象有了大致了解,但是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难免会有一些潜在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或者思维定势。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3)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和受力分析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2)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

3、体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2)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学生通过对物体浮沉条件的学习与应用,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通过演示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并根据受力分析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五、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并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得出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大小的关系;六、教学方法启示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知识小

4、卡片一张、高清摄像头、自制浮沉子,物体浮沉情况演示(水槽、铝块一个、木块一个、石块一个、一元硬币一枚、乒乓球一个、蜡块一个、苹果一个)、鸡蛋浮沉情况演示(盛液筒1个,新鲜生鸡蛋一个、烧杯三个(两个盛有浓盐水、一个盛有水)、适量备用盐、搅拌器)、水袋一个、橡皮泥一块、石头一块、弹簧测力计一台。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阿基米德原理及表达式物体所受重力表达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小魔术:会听话的小瓶子提问学生,适当引导操作:高清摄像头投影:实物展示自制浮沉子,用手按压饮料瓶,口念:

5、下沉。现象:小瓶子下沉;松开饮料瓶,口念:上浮。现象:小瓶子上浮。问:小瓶子是否真的会听话?上浮及下沉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观察、好奇思考、回答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解决、由浮力及重力大小关系进而推导为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大小关系提供必备的知识。用浮沉子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常见的一些物体的浮沉情况操作:将苹果、乒乓球、铝块、石块、一元硬币、蜡块、木块、分别浸没在水中,松开手,观察物体在水中的状态。问:1、当在液体中的物体是否都受到浮力?2、为

6、什么有些物体上浮,有些物体下沉?3、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观察、好奇思考、猜想、回答【新课认知】一、物体的浮沉条件1、实验演示鸡蛋的浮沉现象:下沉直至沉底悬浮实验操作:1、把一只鸡蛋轻轻浸没在水中,松手,观察到鸡蛋下沉,直至沉底;2、往水中缓慢注入适量盐水,鸡蛋慢慢地悬浮;观察现象到鸡蛋的浮沉情况是:下沉-沉底;悬浮;上浮-漂浮。思考并根据力和运动关系动手画受力分析图。学生上黑板演示画五种状态的受力分析,并得出力的关系和密度的关系。让学生通过高清摄像头观察该实验的整个鸡蛋浮沉的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启发。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上浮直至漂浮3、继续缓慢注入盐水,观察到鸡蛋慢慢上浮直至漂浮。问:1、鸡蛋处于什么状态?1、鸡蛋受力情况如何?教师要求学生画各个状态受力分析,并得出力的关系和密度的关系。2、总结规律,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操作:用课件总结出物体浮沉的五种状态的力的大小关系及密度大小的关系。问:1、上浮及下沉有什么特点?2、悬浮、漂浮、沉底有什么特点?观察、思考、分析、回答、理解、记忆利用多媒体课件解释物

8、体的浮沉条件,将抽象的物理情境清晰地展现出来,有利于让学生的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总结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系统的了解。通过进一步提问,加深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认识,让学生明确悬浮、漂浮、沉底是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而下沉和上浮则是两个过程。二、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沉条件1、改变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