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

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

ID:40639606

大小:27.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5

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_第1页
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_第2页
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_第3页
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_第4页
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NKPC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测理论一、假设条件从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所依据的资料的时间来看,我们发现该理论结论虽然简单,却包含了许多没有直接阐明的前提条件,这些隐含的前提条件构成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假设条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经济体制是菲利普斯曲线成立的首要前提假设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已经确立了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通过市场竞争,达到了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全面均衡。其中要素市场中重要的部分就是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九个是一种信号机制,既能反映市场竞争的结果,也能调节市场竞争的过程,使之趋向于市场均衡。由于市场体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反映劳动

2、力市场是否均衡的指标失业率和反映市场整体价格水平的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现的内容。2.工业化完成是菲利普斯曲线成立的重要前提假设传统的农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农忙季节劳动强度大,但是持续时间较短;而农闲季节时间长,期间虽然也有劳动,但是强度相对小得多。这和农业劳动不易量化的特征结合在一起使得农业生产中纯粹雇佣劳动的现象相对较少。相应的结果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不存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农业生产中往往是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紧密结合使得在传统农业中不可能存在直接简单的失业现象。即使有失业,往往也是一种隐性的失业。3.菲利普斯曲线在

3、我国的适用性我国经济学界基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数据,也作了大量关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一般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代表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和我国的失业率水平,用这两个统计指标来构造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年—1957年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统计数据提出一条反映二者关系的图形,即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非线性替代关系:若失业率越低,则货币工资变化率就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货币工资变化率就越低。令Wt代表上期工资,Wt+1代表本期工资,gw为工资增长率,其函数表达式为:gw=Wt+1-W

4、tWt=-εμ-μ*ε>0其中μ为失业率,μ*为自然失业率(社会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然而上述结果得到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这一结论只停留在统计的结果上,缺乏一种理论来支持和解释这种关系,因此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知识经验的概括总结。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和索洛对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重要的修正和发展,使之成为通货膨胀分析的核心工具。他们用通货膨胀率替换了原始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动率,从而使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并且通过假定用成本加值法来确定商品价格。在短期内,工资作为唯一的成本与价格之间就有一种固定比率的关系,从而通货膨

5、胀率就可以用工资率来表示,其关系表达式为:p=1+αWNX,其中p为价格水平,W为货币工资率,N表示劳动者人数,X为实际产出水平,α反映物价与工资之间的加成关系。从而构建的通货膨胀率π与失业率μ之间的关系为:π=f(μ)。πTABμ*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最为准确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和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己有信息形成对未来的无偏估计,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当政府宣布采用有效需求时,人们会预期通货膨胀,从而工人就会事先要求提高工资,厂商就会提高价格,因此,扩张的政策除了提高价格外,即使在短期内也无效。当前理性预

6、期模型为:Mt=πt+X*+Gt+εt1(1)πt=πt*-b(μt-μ*)+εt2(2)μt=μ*-αGt+εt3(3)其中,Mt表示货币供给增长率,X*表示实际经济趋势增长率,Gt表示实际产量增长率,πt*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μ*表示自然失业率,εt1、εt2和εt3是相互独立,期望值均为零的随机变量。方程(1)、(2)、(3)分别代表货币体系、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法则,真实通货膨胀率πt,实际产量增长率Gt和失业率μt都是内生变量。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NKPC)由于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缺乏价格调整的微观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进一步发展了菲利普斯曲线,结合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7、理论与工资价格刚性及非市场出清等假设条件来分析宏观经济行为,从而得到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但在长期中则不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转换关系。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按照通胀解释因素可以分为基于产出缺口和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模型。基于产出缺口的模型是根据奥肯定律所表示的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反向对应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两个百分点,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从而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用经济增长率替代失业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