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资料

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资料

ID:40848013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资料_第1页
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资料_第2页
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资料_第3页
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空气》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空气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有严肃认真、实事求

2、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教学资源多媒体,实验用品。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导入】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设计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回答问题,设计实验等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互动交流】因为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一、

3、空气的组成:【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阅读】课本P26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史实。思考:1.拉瓦锡是怎么知道气体体积减少1/5的?2.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互动交流】因为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师生共同归纳出探

4、究实验的要点。学生讨论交流。1、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2、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演示【实验2-1】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顺序,注意事项。边做实验边提出观察的注意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2)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3)红磷熄灭冷却后把弹簧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4)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实验讨论】实验

5、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4)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5)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认识仪器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1、空气。2、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3、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

6、偏小。(4)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1)一是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2)使瓶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掉。(3)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4)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5)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时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分析能力【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哪些操作的不当

7、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归纳】1、装置漏气。2、红磷量不足,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3、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4、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板书】空气的成分  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增强记忆过渡: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么空气、氧气、氮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呢?二、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板书。2、教师举例说明: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

8、气、河水、矿泉水蒸馏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并由学生判断。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并指出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过渡: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么空气、氧气、氮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呢?二、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板书。2、教师举例说明: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