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幸福很近【21】

离幸福很近【21】

ID:41204078

大小:18.1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18

离幸福很近【21】_第1页
离幸福很近【21】_第2页
离幸福很近【21】_第3页
离幸福很近【21】_第4页
离幸福很近【21】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幸福很近【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离幸福很近【21】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诸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无量无边众生我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密宗为何要保密?密宗的见解、修行、行为、果位,有甚深秘密之意,不能随便公之于众。之所以如此,续中部说,并不是因为密宗有不可告人的过失,而是因为它特别珍贵、稀罕,许多人对此无法接受。密宗由于对我们自己极为珍贵,对别人有时也不一定有利,故应采取保密的态度,这样所得的利益和加持才是无上的。为何学密的人越来越多?法王如意宝、贝诺法王、敦珠法王等公认的大德都讲过:末法时代,密法对众生的调伏或者加持极为迅猛。噶托

2、度达所言:“五浊黑暗越深之时,莲师加持之月越明。”也就说,时代越趋末法,众生烦恼越强烈,密法的加持就越炽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密宗生起信心,也是一种大势所趋。密宗是专搞神通的喇嘛教吗?不了解密宗的人,常认为密宗是专讲神通、神变或气功的法门,只是藏地喇嘛修持的教派,甚至还有资料说,密宗又名“喇嘛教”。这些说法都不合理。第一、把密宗视为搞神通的教派,这是非常可笑的事。密宗的内容博大精深,不单单是讲些咒语或仪轨,以开发神通。稍有这方面常识的人都明白,密宗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二、说密宗是喇嘛教也不正确。“喇嘛”有无上、出家人、上师的意思,把这个套在密宗的头上,显然名称不相合。比

3、如,“喇嘛”若取出家人之义的话,密宗就成出家人的圣教了,这显而易见不合理,因为学密者不一定都是出家人,在家居士中也有。密宗是藏传佛教独有的吗?密宗不仅在藏地有,汉地也有。据《中国百科全书》记载,玄奘、义净等高僧都传译过密法,后世称之为“杂密”。后来善无畏、不空等弘传纯粹密教,并正式形成宗派,史称“纯密”。这些都是汉地的密宗。公元8世纪,日本的空海法师来唐学法,从惠果法师那里接受密法后,回国创立真言宗,这叫做“东密”。由此可见,密宗并不仅仅存在于藏地。像印度最初兴盛的密宗,根本不叫“藏密”;汉地原有的密宗,也不叫“藏密”。所以说,若认为密宗是藏传佛教独有,是没有详细了解所导致。学密

4、宗有何必要?当今时代,密宗非常适合大多数人。上师如意宝在讲《文殊大圆满》时讲过,密宗是特别简单的法门,所谓“简单”,指这个法门将很多内容摄在一起,以一种最方便的方式让修行人来受持。大家懂得密宗的见解和修法后,整个佛法也就一览无余、了如指掌了。在藏地,按照格鲁派的传统,从显宗基础开始,直至完整地学完佛法,需要将近24到25年的时间。但从现在来看,这样长期修学佛法,对末法众生来讲不现实。现在汉地就像90年代的西方国家,人们特别忙碌,根本没时间修行,除了修学密宗简单的修法和仪轨以外,很难系统闻思显宗的五部大论。因此,我们很需要殊胜的密法,如果没有密法的窍诀、灌顶、理论,仅仅依靠显宗的教

5、理和仪轨,要度化有缘众生有一定的困难。但也不能一口咬定“现在的众生全是密宗根基”。实际上,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需要密宗,只靠显宗的净土宗、禅宗,便可往生净土和明心见性。像对一些有信心的老年人而言,即使没有精通佛教理论,只是一心一意意念阿弥陀佛圣号,照样也可以获得往生。但对分别念较重的知识分子来说,这种方法就不太实用了。因为他们在自己邪慧的驱使下,会造各种各样的罪业,此时就必须用藏传的中观、因明、俱舍等法门来调伏他们的分别念。而禅宗,虽然从历代《高僧传》来看,的确相当殊胜。但现在学禅的人有个误区:一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堕于断见,什么善事都不做,刚开始就住于如如不动的状态中。相比之下

6、,密宗就不会这样,除了极个别的利要根者、顿悟者之外,一般来讲,修密宗的人都要从加行开始,直至正行认识光明之间,有一步一步的次第,这是比较保险的,不会有任何危险性。一些资料统计,西方国家学藏传佛教占百分之五六十,学南传、北传佛教的各占百分之二十多。对想学密宗的人提出建议:希望你们要先懂得密宗的历史、教义、仪轨,甚至一些简单的咒语,并在此基础上,再作深入了解。这一点很重要!现在有些人认为,能念观音心咒就是密咒大师了;或者看了些《西藏王臣史》、《白史》、《红史》,就自认为已经懂得密法了;或者只学一两位上师的传承、修法仪轨、简单论典,就觉得足够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你若想了解密宗的真相,就

7、应该从历史、修法等方方面面学习。密宗的很多道理,在显宗中根本没有提及。在学显宗时,处处都有一引起疑问,但系统学了密宗之后,就能完全解开这引起谜了。密宗的双运是否佛说?“烦恼即菩提”的理解:《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有很多讲解。《大集经》云:“若解烦恼即解菩提,如烦恼性即菩提性,是菩萨安住正念,无有一法可作分别”《大宝积经》云:“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名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名了义。”《大观根本慧论》亦云:“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