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幸福很近4-幸福的根本是心

离幸福很近4-幸福的根本是心

ID:46825944

大小:56.53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1-28

离幸福很近4-幸福的根本是心_第1页
离幸福很近4-幸福的根本是心_第2页
离幸福很近4-幸福的根本是心_第3页
离幸福很近4-幸福的根本是心_第4页
离幸福很近4-幸福的根本是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幸福很近4-幸福的根本是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幸福的根本是心个人整理,仅供参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前三堂课我们依靠佛法讲到了如何面对痛苦、以及金钱还有爱情。在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上师的开示,依靠佛法来谈一谈“幸福的根本是什么?”整个核心部分就是必须通达空性,获得永恒的大安乐。如果说没有通达空性之前必须要依靠大乘的利他精神才能够获得幸福。尤其佛法讲一切快乐的根本是利他,一切痛苦的根本是自利,因此,大家应当将幸福建立在帮助众生上。这是核心部分,当然对这行文字对大家现

2、在体会并不深刻。通过我们讲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大家会有提货灌顶的感觉吧。接下来想说下面一个问题:作为我们众生来讲每个凡夫人,小蚂蚁有小蚂蚁的幸福,婴儿有婴儿的幸福,成功人士有成功人士的幸福,乃至于乞丐有乞丐的幸福。我们曾经中央电视台也调查民意:“你幸福吗?”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或许有的人说:“我的幸福是我自己的事情,你干嘛侵犯我的隐私,问这个问题?”或者有的人很茫然的说:“我何来幸福呢?我是一个打工仔,什么都没有,要家没家,要孩子没孩子。只剩一人流浪在外,哪里来的幸福呢?”所以很茫然。不管怎么样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第一天开始,乃至于没有脚的蚯蚓,一

3、切的蚂蚁都是追求幸福的。我们的幸福感到底来自于什么呢?肯定我们每个人的答案是不同的。每个人多多少少不管怎么样都会有幸福的。所以幸福感来自于什么这一点我们会分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个就是讲到认识幸福;第二个就是欲求幸福,应当借鉴佛法的智慧;第三个是幸福的小窍诀。讲这三个内容大家要注意一下,尤其是新的辅导员要注意,我们应该结合上师的开示的讲记把长行文当中的内容归纳出来,结合这个小标题,列个提纲或者科判。一、认识幸福在认识幸福当中上师讲了哪些内容了呢?讲了两个观点:世间观点和佛法的观点。世间观点,什么叫幸福?是说来自于金钱、爱情和地位。一切的一切只要拥

4、有这些的话就叫幸福了。而佛法的观点是说,幸福的根本是心,上师在这个地方是以唯识宗“万法唯心”的观点来说到的。1、何为幸福1.1世间观点:来自金钱、爱情对于什么是幸福,对世间的观点确实是众说纷纭的。不管有人说是幸福来自于金钱,或者说是源于爱情,或者说是在于地位。这是世间说法,我们也不可否认。这种叫做幸福吗?这也是叫一种幸福。但是幸福和金钱、爱情、地位有必然的关系吗?这是我们需要了知的和关心的问题。1.2佛法观点:幸福的根本是心在佛法当中讲到幸福的根本是心,我相信这一点大家会重复的。但是为什么说幸福的根本是心呢?上师在讲这个观点的时候是从唯识宗“万法唯

5、心”的观点来讲到的。我们稍微来分析一下。举个例子: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个瓶子。这个绚丽的瓶子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看,瓶子的本身是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如果我们有一百个人去看瓶子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判断。比如说有的人说这瓶子很漂亮;有的人说这瓶子很土;有的人说这瓶子又矮又胖不好看;有的人认为这瓶子很结实等等有不同的观感。这个说明什么问题呢?甲对这个瓶子的认知不可能出现在乙的认知当中。那就说明每个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和自己的心相关。如同说一个女孩,有的人说她特别漂亮;有的人说她也就是一般;在牦牛的眼里看起来她比不上母牦牛好看;在老虎的眼里肯定比不上老虎好看等

6、等。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唯识宗就说了:一切万法都是自心的一种显现。如果不是自心的一种显现,在外境当中有真实存在的本体,那么任何人看它都应该是固定的认知。牦牛看、猴子看、老虎看、人看都应该觉得这个女孩非常的漂亮,但是事实并不如此。所以通过这一点就知道的,一切万法都是我们心的认知,一种显现而已。除了我们的心以外不存在独立自主的外境。另外一点简单给大家推理一下。举个例子:现在大家面前呈现的是瓶子,这个瓶子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每个道友用眼睛去看的呢?是的!如果眼睛,这个眼识和外境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说你的眼识和这个瓶子是他体的话,你不可能看到瓶子。为

7、什么?因为瓶子是无情法,是色法,是物质。而我们的眼识是心法,属于精神领域的法。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即使我们的心识和外境是别别他体,如果还说能够看得到的话,我们说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要么柱子不可能跑到眼睛里面来,也不可能眼睛跑到柱子上面去。他们的关系是彼生相属的关系,就像种子生芽果的,妈妈生孩子这种关系。如果是这种彼生相属的关系,我们来观察行不行呢?其实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当外境,比如说我正在看瓶子,其实前一刹那瓶子已经灭了,灭了之后我第二刹那才会产生眼识,那就说明我第二刹那产生的眼识根本就不是第一刹那瓶子的对境。因为它(瓶子)都灭掉了。

8、如果说瓶子不灭,你说我正在看瓶子,那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正在看瓶子,你之所以要看瓶子,就是通过瓶子来引发你的眼识。就如同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