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3《星星变奏曲》教案

整理3《星星变奏曲》教案

ID:41451294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5

整理3《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1页
整理3《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2页
整理3《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3页
整理3《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整理3《星星变奏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②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过程与方法〗:①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②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②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教学重点】:①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②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

2、艺术特色。【教学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颤动()闪烁()朦胧()覆盖()疲倦()答案与提示:chànshuòměng1óngfùpíjuàn二、导入新课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导入。(设计意图:设置情境,激发兴趣)三、作者简介及朦胧诗的解说1.朦胧诗派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中国诗坛上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诗人,这群青年诗人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的叛逆和挑战。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今天》在当时集中推出了“新诗潮”

3、的最初一批诗人,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严力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的阎月君、高岩、梁云和顾芳编选的《朦胧诗选》为“朦胧诗”的命名、正名和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1月再版这本《朦胧诗选》时,又增补了两位诗人:食指和多多。2、作者简介:江河(1949年生),当代诗人,原名于友泽,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

4、反光》赢得社会瞩目。(诗人食指曾如此评价:“我喜欢江河,江河比较大气,《星星变奏曲》和《纪念碑》写得很漂亮,确实值得一看。”)四、学习新课(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设计意图:理解课文内容)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变奏曲”?)借用音乐术语;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本诗前后两个诗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这就是变奏曲。 2.分别找出每一节诗所描绘的意象是哪些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从其特点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提示:前一诗节: 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

5、、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弹 ——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后一诗节: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3.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①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②表达他对光明的渴望。4.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构成反复句。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前

6、一诗节是肯定结构,而后一诗节是否定结构。 第4页共4页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5.把握感情基调。 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  (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设计意图:合作学习,透过诗歌意象,结合自己的体会,理解诗歌中的意境。)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

7、什么要颤抖呢?“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4.这首诗中出现几次“

8、星星”这一形象?请找出一两处具体说说这些意象的含义?答案与提示:九次。举例:(略)“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