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ID:42253142

大小:1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1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47页例题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重点: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一说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回答要点:(1)两种相关联的量;(2)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相应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相应减少;(3)两个量的比值一定。2.举例说明。如:每袋大米质量相同,大米的袋数与总质量成正比例。理由:(1)每袋大米质量一定,大米

2、的总质量随着袋数的变化而变化;(2)大米的袋数增加,大米的总质量也相应增加,大米的袋数减少,大米的总质量也相应减少;(3)总质量与袋数的比值一定。所以,大米的袋数与总质量成正比例。板书: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反比例。两种量是什么样的关系时,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呢?板书课题:成反比例的量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1)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①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②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③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较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较低。(2)出示表格。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问:你有什么

3、发现?学生不难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底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30×10=20×15=15×20=……=300(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反比例的意义,并板书。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4)用

4、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X×Y=K(一定)2.想一想。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举例说明。如:(1)大米的质量一定,每袋质量和袋数成反比例。(2)教室地板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3.你还有什么疑问?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你知道吗”中的图像。(1)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2)表示两个量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所连接起来是

5、一条曲线。(3)图像特征不要求掌握。4.课堂小结。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九第8~12题。板书设计:成反比例的量底面积*高=体积(一定)每本的页数*装订的本书=纸的总页数(一定)X*Y=K(一定)课后反思: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正比例的基础,正比例与反比例在研究意义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共性。对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区别不同的概念,巩固了知识。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组织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