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

ID:42253725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0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复而不重,习之得法——《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福州市温泉小学吴晓霞我对复习课的理解是:复习是为了不复习。有的复习是应急低效的,也有一种复习方式能让知识长时的记忆,甚至一辈子受益。但复习课常常被学生当成是一个单元结束的信号,被动地等待着老师对知识的梳理和复习,而并非自行有目的地将模糊的记忆、碎片的知识,统整入知识体系中。你会发现:随着学习的深入,新问题的产生和出现,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竟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而只是挂在数学老师嘴边毫不起作用的词汇而已。作为教师,帮助学生们习得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让学生们g

2、et√几种复习的技能和方法,让知识长成树,而非散落成草,我认为复习课才有其意义和价值。复习课,除了将知识理“顺”,重难点吃“透”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活“学”巧“用”,此外更能触类旁通,有所提升和拓展。复习课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将零星散落的知识小点,找到内在的关联,使其串连成线。并通过横向梳理这些知识线条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由线及面。对于不同领域不同单元的不同知识,通过纵向把握知识间的关联,实现改造、重组和提升,再延伸出新的分支,新的知识,逐渐在脑中由面及体,从而形成庞大的知识体系,交织着,错杂着,支撑着,优化着

3、,生长着……复习课之所以不好上,正是因为,所要梳理的知识点多;可选择的切入角度多;需要思考生长点的地方多;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多……寻求复习课型的统一模式,无疑是徒劳。我认为,关注本班学生学情发展,有针对性的复习,才是最好的复习课。所谓的模式,其实就是师生在此基础上的共同创造,而非桎梏师生的枷锁。一、归类梳理成树而非成草在执教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复习》时,我的设计是从引导分类,梳理知识开始的……环节一:引导分类,梳理知识。1、师:()谁可以和圆柱归为一类呢?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生1:圆柱和圆锥的底都是圆

4、形的,侧面都是曲面,所以它俩分为一类,正方体和长方体为一类。生2:求体积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都可以通过V=S底×h得到,而圆锥体积则是与之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底×h所以圆锥单独分一类。生3:圆柱和圆锥分一类更合适,因为它俩是通过旋转平面图形而得到的。追问:那正方体和长方体是如何得到的?陷入沉思中……生3:我知道,图形运动分为旋转还有平移。我们可以想象当沿着它们的高剪开后展开的样子,正方体是由正方形平移得到,长方体可以通过长方形平移得到。2、播放动态视频,更直观地演示,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3、小结:

5、同学们,用归类的方法来发现和梳理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分分类,有意识地加以整理,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看来,“分类”是同学们在复习时梳理知识的好方法……学生们在分类的过程中,不断地让知识在大脑中重组、排列、整合,逐渐形成网格体系,也许最初看是杂乱无章的陈列,但在分类方法的帮助下,由表及里,有里向外,标准不同,图形呈现出的分类情况也多样化。这样,复习起来不枯燥,也不盲目,图形间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分类方法中得以浮现明晰起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复习方法的习得,终将使知识能更好地分门别

6、类,有迹可循;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实际;更好地将其内化为能力,使其长成一棵树,而并非一片草。二、解决问题先量体再裁衣环节二:解决问题,变式应用。1、题目开放,打破思维定势(没有标明任何数据的圆柱)引导想象:“请同学们结合有关圆柱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会把这个圆柱想象成什么?”……在设计此环节时,摒弃传统的复习课的模式,从一道没有给出具体数据的圆柱展开学习,完全的开放,让学生们脑洞大开,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生1:它应该是一个油桶生2:它可能就是一根水泥柱子生3:它也可以是一根钢管生4:我可以改变它的样子,就是在圆柱中

7、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2、根据想象,提出数学问题引导顺势而下:“根据大家的联想,能否提出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学生们七嘴八舌:“可以求它的体积?求表面积?求占地面积?求容积?……”3、量体裁衣,贴近生活实际师:“什么时候求表面积?什么时候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什么时候只求一个侧面积?又是什么时候求容积呢?……”学生们的回答有趣极了,不约而同地选择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生1:给破旧生锈了的无盖圆柱油桶外围刷漆翻新,求的就是它的一个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生2:给学校架空层中的圆柱形贴地安装彩灯,求的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生3:当筑路

8、工人将圆柱滚筒倒下来碾压路面时,求的就是它的侧面积。生4:在学校工地摆放着许多圆柱形钢管,求的就是这堆钢管的体积。生5:把一节木桩横向砍开,增加的横截面积就是2个底面积。若将木桩纵向砍开,增加的横截面积就是2个长方形的面积。生6:将圆柱改变造型,削成最大的圆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