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

ID:42652965

大小:38.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9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1页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2页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3页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4页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民本中学—殷小凤[内容提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屮,我们发现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与疏漏,我们常常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学习不认真。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成绩欠佳的那些学生,除了少数学习不努力,还有多数学牛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都很好,因此这种形式化的总结不是主要原因。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上找原因。本文通过对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及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关字]高屮生、数学思维、数学思维障碍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有

2、的同学在数学学习上花了很多时间,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数学成绩没有提高,慢慢的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数学失去了信心,长此以往,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障碍,因此研究高中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及具体表现数学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是多方而的,笔者在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屮,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有的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屮,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

3、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屮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有些学生原有的知识不牢固,导致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衔接不上,不能将新旧知识加以整合,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例如,“在周长为定值的扇形中,半径是多少时扇形而积最大?”在解决这道题时,出错的有这么儿类:1,扇形的概念不清楚;2,将周长表示成两半径之和;3,认为周长就是弧长;4,扇形的面积公式不清楚;这说明有些学生头脑中缺乏

4、扇形周长、面积等知识,致使问题无法解决。(二)新的知识体系不完善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多,在教材中绝大多数都进行了证明,但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记结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善于分析思考其证明的思维方法,忽视其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数列时,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书本上都给出了证明,但是有些同学不去关心公式的由来,而是死记硬背,记住公式。这样当然能解决一些直接套用公式的题冃,但是在遇到下而这样的题目时•,=1x2+2x22+3x23+4x24+……+斤・2",求S”.很多学生就无从下手了,

5、这就要用到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方法。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很多推导公式定理的一些方法,经常用来解题。因此平时学习应注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对提高解题能力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三)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解题时不考虑习题的要求和条件,不预先想好解题的思路就开始盲目答题,对问题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直观的形象思维,而不去对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揭示问题的实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所以思维呆板,缺乏联想,形成数学学习的思维障碍,具体表现:①喜欢生搬硬套现成公式、定理现在的高考题题冃新颖

6、,灵活多变,如果平时不注重对能力的培养,只死记公式,那是考不出好成绩的。如三角比这一章节公式很多,如果只是死记公式,在做题的时候常常是手忙脚乱,不知道用哪个公式去解决。②喜欢按固定模式学习,缺乏联想类比习惯在高中阶段,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大,高考命题经常把交汇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考,如向量和解析几何,函数和数列等,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需要我们在平时加以训练,加强知识之间的联想类比,找到各项知识的内在联系。③只满足题冃的答案,不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化、合理化,缺乏反思有的学生忽视解答题的规范

7、化书写:一是简单题不想写,中档题胡乱写,困难题不会写;二是由于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解题的逻辑经常不严谨,思维的跳跃性大,不系统,严重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的学生只知道一味的做题,而不愿意进行归纳、反思。(四)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由于高中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如:“求实数〃2,使方程*+(加+2小+2+加=0有实根不少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这

8、样的:原方程有实根,当且仅当判别式A二(m+202-4(2+mi)>0,即加?-12>0,解得m22"或m<-2巧.以上解答就是受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方法的影响,把只能用于实系数的判别方法,机械地搬用于复系数方程,这正是思维定势产生的负面作用。又如刚学立体几何时,一提到两直线垂直,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两直线必相交,从而造成错误的认识。(五)学生的畏难情绪有的学生在学习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