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讲座文稿

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讲座文稿

ID:42669873

大小:18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19

上传者:asd881529
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讲座文稿_第1页
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讲座文稿_第2页
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讲座文稿_第3页
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讲座文稿_第4页
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讲座文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整心态 释放压力讲座文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调整心态释放压力——高三一轮复习调查分析及对策临西实验中学陈祖兵播放歌曲《怒放的生命》先讲一个故事:秀才赶考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里说,那棺材真的好灵。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相同的两种结果,这就是心态在起作用。再看这则故事:弈射不中夏王使弈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弈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弈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这则故事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情绪不稳、心态不平和即使对技艺超群的射箭高手也无法发挥正常的水平。20 国家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极盛先生曾经对考入北大的51名高考状元做过访谈,材料显示:在影响高考成绩的二十个因素中,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居第二位,而考场心态居第一位。可见,在知识基础差不多的情况下,“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成绩”。目前一轮复习已经开始三个多月了,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不少学生开始出现高原反应。什么是高原反应?开始复习阶段,自己感到学习进步快,收获大,复习效率高。但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原来记住的定义、概念、公式、定理,在头脑中不那么清晰,复习好像进展不大,感觉学习效率大大减弱。心理学上将这种随着复习时间的延长和复习难度的增加而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呈“下降趋势”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针对一些学生呈现出各种不良心理,影响了学习效率、复习的效果,克服高原反应,为此,我设计了一轮复习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心理特征,从而帮助学生调整复习状态,稳定学生情绪,考试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因此,我确定今天的讲座题目为:调整心态释放压力。一、我校高三学生一轮复习调查分析2013年10月23日和29日,在高三文理科10个班的学生中做了全面的问卷调查,统计有效问卷390份。下面是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表一一轮复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压力大小及其因素的调查1、你目前的学习状态非常有信心,劲头很足紧张焦虑,学不进去介于两者之间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12223632108180总百分比8.7%17.5%73.8%结论关于学习状态,仅有8.7%的同学有充足的信心;而接近20%的同学“紧张焦虑,学不进去”,警示我们注意心态的调整;73.8%的学生处于两者之间。20 2、你现在的学习压力过大过小适中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1718555384163总百分比9.0%27.7%63.3%结论 接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动机不足,表现为学习懈怠,教师应给予激励,鼓舞斗志;还有少数学生动机过强,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应作适当的调整。3、目前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个人发展与成绩目标压力挫折压力竞争压力任务压力他人压力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9912717248814271848总百分比58.0%10.5%4.1%10.5%16.9%结论 在压力源方面,可以看到“自己的期望”远远高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反映学生更多地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这样的压力往往会升华为动力表二影响学业、情绪、考试成绩、考试发挥的主要因素的调查4、目前影响你学业的主要因素学习方法情绪教师的授课水平学校的环境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377799126 72024总百分比28.3%58.7%1.8%11.2%结论目前影响学生学业的最大因素是“情绪”和“学习方法”,尤其情绪占了一半多,表明高三学生情绪不稳定。5、影响你情绪的主要因素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家庭困扰学校管理制度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476889125391732总百分比29.5%54.9%3.1%12.5%结论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影响情绪的最大因素是成绩,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太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导致自己的情绪波动,而情绪波动又会影响成绩起伏,二者互为因果。此结果进一步说明稳定学生情绪对学习的重要性;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导致情绪动,在紧张的高度学习压力下,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 6、决定你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努力程度运气和机遇能力和技巧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6911113407483总百分比46.2%13.6%40.2%结论46.2%学生认为决定成绩因素是努力程度,这是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加以正确引导,成绩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40.2%学生认为是由不可控、较稳定的能力(天赋)因素决定,反映部分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呈负性,需加以正确引导;另有13.6%的学生选择运气和机遇,应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纠正“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成绩观。 20 7、影响你考试发挥的主要因素考试技巧知识掌握程度心态身体状况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917101146436635总百分比6.7%63.3%27.9%2.1%结论一半多的学生人认为是知识掌握的程度,启示我们一轮复习更应以基础为重点;同时也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另有2.1%学生应该特别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才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表三进入高三有没有订立目标、下定决心考上某所大学的调查8、进入高三有没有订立目标、下定决心考上某所大学经常激励从来没有考上大学就行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7511212276995总百分比47.9%10%42.1%结论48.1%的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代表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还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行,虽有目标,但动力不足;另有7.7%学生“从来没订立目标”这部分学生鼓励确定人生的远大目标,重拾信心;表四进入高三是否存在不合理观念的调查9、平时有没有“我必须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不应该考不好”等等这样的要求经常偶尔从没有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43661001441324总百分比27.9%62.6%9.5%结论绝大部分学生平时都会存在这种绝对化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学生陷入情绪困扰的重要原因,应及时摆脱。 10、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大题不回答,没有思路”感觉经常偶尔从没有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687684146412总百分比36.9%59.0%4.1%结论这种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思维方式也在绝大部分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资料利用率不高,不能以偏概全11经常偶尔从没有20 、考试成绩下滑,名次下降,有没有觉得自己不行,高考没指望了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3837841533444总百分比19.2%60.8%20%结论绝大部分学生也有“糟糕之极”的不合理思维方法,夸大考试后果,容易导致极端不良的情绪,考前考后应考试心态的调整指导。表五很想学习,但无法集中精力学进去的情况调查12、你很想学习,但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学进去经常偶尔从没有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771017712429总百分比45.6%51.6%2.8%结论偶尔和经常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占到49%,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定力不足,极大影响学习效率;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表六能否独立完成作业和手中资料的利用情况的调查13、你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完全可以无法完成全部,只能完成某几科无法完成每门科目的所有作业,只能选择性完成每门部分作业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1737891585039总百分比13.9%63.3%22.8%结论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独立完成的仅占13.9%,这可能与我们平时复习仍以“题海战术”有关,跟不上节奏,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14、对于平时手中的资料,你是怎样利用的认真完成只做选择题,大题简单写要点大题基本上不写很少做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2392968426191139总百分比29.5%46.2%11.5%12.8%结论 资料利用情况也仅仅是29.5%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对其他同学来说,利用率不高,学生应形成扎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应加强督促20 表七现在睡眠时间、体育锻炼和活动、课件安排的调查15、现在的睡眠时间大约为6-7小时5-6小时7-8小时5小时以下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6811276861124112总百分比46.2%41.5%9.0%3.3%结论大部分学生睡眠正常,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部分学生睡眠在6小时以下,极个别甚至低于5小时,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效率底下,建议学生少开夜车,中午小睡片刻,以弥补睡眠不足,提高学习质量。16、你认为体育锻炼和活动在高三学习中的地位如何很重要应该取消,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可有可无,无所谓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851769116247总百分比66.9%5.2%27.95结论大部分学生懂得劳逸结合的方法,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旺盛的精力才是学习的保证,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此认识不足。 17、课间时你经常是小睡一会,保证下节课的精力到教室外面走走,活动一下跑步打球等剧烈活动抽点时间看书做作业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总数(人)1021582538 32935总百分比66.7%16.2%0.7%16.4%结论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劳逸结合,科学用脑,但也有部分学生固守疲劳战术,尚未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8、在开放性的题目中,同学们认为现在的问题和困惑有:(1)情绪问题:情绪不稳定,静不下心学习,焦虑、浮躁,无法集中精力;没信心;感到迷茫,没心思;感觉学不进去,学了还忘记;有时劲头很大,但持续不多长时间,又不在状态了;太在乎别人看法,觉得自己笨,自卑(2)学习方法问题: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记不住;分不清重点;做题粗心,盲目,问答题没思路,选择题模棱两可;成绩进步不明显,学习效率不高;偏科、弱科不知怎么学;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个别学科跟不上,不会;感到复习中问题都接触过,不太看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20 (3)教育教学问题:复习进度快,跟不上节奏,个别要点不理解,掌握不透彻;有时听不懂课(4)压力问题:一些问题弄不懂,复习了还是不会,压力大;如何让高考数学考最高分,语文考120分;看到同学都努力学习,心理觉得很难过,很着急;意志力不坚定,易受外界干扰;学习无动力;成绩上不去,困惑;基础不扎实,学起来费劲;感到时间不够用,做题效率低下,无法完成作业(5)学习环境问题:没有紧张的学习氛围;课堂秩序和自习秩序不太好;环境中某些因素常干扰自己,学校管理制度影响自己(6)理想目标问题:没有目标,缺乏主动;理想与现实有落差;想赶上来,努力了却事与愿违;没有把握考上理想大学(7)时间安排问题:没有时间背;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做题速度慢,时间不够用(8)其他问题:复习内容与高考题型有很大出入,是否做无用功,可否大量做类似高考的题;成绩不好,不想学;各科都不会;怎么考试很轻松;学习有什么用;成绩不好导致情绪不好;自己懒;不愿背,知识多杂在这里,我想针对学生任务学校的管理制度、外部环境影响自己的学习,讲一个故事: 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著名女作家塞尔玛在成名前曾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基地的小铁皮房子里,沙漠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就是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而且她远离亲人,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又不会说英语,没有人和她说话、聊天。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受不了这里的生活,要不顾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但它们却永远留在她心中,也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20   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反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于是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而他们的反应也使她非常惊讶,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感兴趣,他们就把自己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学习了大量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墨西哥人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那么,是什么使塞尔玛的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沙漠没有改变,墨西哥人、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是她的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原先认为恶劣的生活环境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下了《快乐的城堡》一书。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所以说,良好的心态是改变命运、取得成功的最好法宝,一个人能飞多高,受自己的心态所影响。二、负性心理表现(一)学习焦虑高三学生学习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考试焦虑大多体现在对考试成绩的成分看的太重,说到底是为自己前途焦虑。。这类学生的主要表现是:经常加班加点而处于疲劳状态。如果考得不理想,极容易收到挫折,就会产生焦虑、学不进去,心情压抑。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疏导,就会使学生产生恶性循环:学习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这种学习焦虑常见于学习中游的学生。(二)学习绝望      20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失去学习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手中的资料很少去做,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感到各科不不会,感到高考没指望。或者自我封闭,产生自卑心理;或者自我放纵,沉溺于玩乐、手机游戏、交友等,上课睡觉,如果不能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会更加刺激强化他们的这种心态,久而久之,产生悲观厌学情绪,对班级的学习氛围产生不良影响。(三)学习苛求       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会有一种紧张急切的情绪,会感到压力大,负担重。这些学生往往对自己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例如,我一定要在每次考试中都考出不错的成绩,我不应该考不好,这个题我不应该不会等等,在这种苛求的心理支配下,如果达不到自己理想,容易导致挫折、糟糕之极的情绪,影响学习。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家庭、学校和学生自己的期望过高,苛求过于关注是造成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四)学习懈怠有些学生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懒惰性比较大,缺乏主动,难以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题简单写要点或不写,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打瞌睡,结果导致学习跟不上节奏,学习越来越吃力,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五)学习浮躁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好,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复习的题都见过,上可不注意听;或感到复习没有多大意义,应多做类似高考的题型。这部分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殊不知自己是“半瓶子醋”。平时学习,浮躁懒惰,不深入,不系统,浅尝辄止。考试时,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一塌糊涂。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对于学生个人可能会难以提高成绩,对于班级可能会形成一股不良的学风。在这里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成功就是简单的重复,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有一位著名的推销员年事已高,他在城内最大的一个剧院,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20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微笑着站在舞台上。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铁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铁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了。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接过大铁锤把铁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解释。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就在老人敲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坐在前面的一个小孩突然叫了起来:“球动了!”霎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铁球的声响。铁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20 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重复地做。不要异想天开,也不能知难而退,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件事,你就能够摆脱浮躁,赢得胜利。三、调适学生心理对策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相当多的学生存在负性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如果针对这些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则可以稳定学生情绪,调适学生心态,提高学生的成绩。从学生角度考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学会合理释放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学生在近三个月来,都不同程度地感到负担加重,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个别学生浮躁、焦虑,学不进去。学生采取以下方法调节自己情绪,以更加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1、运动疗法   运动是抑郁的天敌。运动的方式以走路和做操最好。下午放学后可以在校园里走一走,下课也可以做做操尤其是课间操要认真地做。2、呼吸疗法如停憋呼吸法,用鼻慢慢地深吸一口气,再憋气几十秒,再慢慢地呼出气。它可以调节注意力和大脑的兴奋。3、肌肉放松法握拳法也即能量的转移释放法,双手平放在课桌上,掌心向上,握拳,越握越紧,使手臂肌肉紧张坚硬,坚持直至无力,再慢慢放松握紧的拳头。它可以调节肌体平衡,也促使注意力集中。例如我们课间做的眼睛保护操,可以视为很好的释放紧张、缓解疲劳的肌肉放松疗法。4、自我释放  建立自己的心灵港湾,准备一个“日记本”,把自己的想法、意见写出来,再以他人的角度来劝解或安慰自己,达到自我通达的效果。5、音乐疗法   针对不同的情况听不同旋律的音乐,如情绪低落或抑郁时,可以听旋律高昂的音乐,情绪浮躁亢奋时,可以听旋律平缓的音乐。20 6、想象放松法可以闭目养神,想象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愉悦的感觉,有美好回忆的场景,可以是海边、草原、高山,也可以是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等,利用自己多个感觉通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去感觉、去回忆。在这里我介绍几种心理放松操:(1)清醒头脑——鸣天鼓“鸣天鼓”,是我国传统的健脑操。具体做法:两个胳膊肘支在桌子上,头稍微低下,闭上眼睛,用双手掌心紧紧按住两个耳孔,然后用两手中间的三个指头,轻轻敲击耳朵后面的枕骨,耳朵中随即可以听到“咚咚”的好像击鼓的响声。敲击要有节奏,每次敲击二三十下。该动作主要是防治头昏耳鸣,对清醒头脑、镇定情绪有明显效果。课后、宿舍都可以试一试。(2)改善记忆——耳部按摩具体做法:选择一种自己认为舒服的姿态,躺着或坐着都可以,然后闭上双眼,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拇指在后,食指在前,自耳朵上部向下部来回轻轻捏揉约10分钟左右,这个动作,可改善记忆力减退的状况。对周围同学影响也不大,即使大家在一起自修,也可以悄悄地做。(3)缓解疲劳——提腿摸膝具体做法:两脚开立,差不多和肩一样宽。先平抬左腿,用右手摸左膝;再抬起右腿,换左手摸右膝,这样交叉反复练习3分钟。然后改做平行练习,就是抬左腿,用左手摸左膝;再抬右腿,用左手摸左膝;再抬右腿,用右膝摸右膝,持续练习3分钟。大脑两个半球对身体各个功能实施对侧控制,就是右半球控制身体左侧,左半球监管身体右侧。这个练习可以促进两半球协调工作的能力,缓解单侧用脑过度而引发的身心疲劳症状。(4)平静心绪——深呼吸20 这是最经典的动作,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在考试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感到自己太紧张,就可以用深呼吸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效果肯定不错。(二)摆正心态,调整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所描述的是动机与效果之间关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考试的一种内部动力。它的强度与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动机太高或太低都不能引起大脑皮质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也不能得到最佳绩效,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原因,当某种动机过于强烈时,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兴奋中心,这个兴奋中心会在人脑活动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会对其他区域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这就会妨碍正常的思维活动,当然会对学习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了。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越是患得患失,就越会把事情搞砸,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瓦伦达效应”。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成功的奥秘是这样的选准了目标,就只管埋下下头来,专注于手头的事情,专心致志地把眼前的事情作好,不过多地考虑结果如何,不过多地患得患失,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成功会自然地走来。20 在平时学生存在开夜车,采取疲劳战术;保证每科成绩都必须考好;每个题目都要做的和答案一模一样等这些想法实际上就是动机过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也是学生苦闷,情绪不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摆正心态,将学习动机调整到合适的水平,才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三)遵循记忆规律,有效提高复习效率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首先,实验者记忆100个陌生单词,然后如图所示:时间间隔记忆量刚刚记忆完毕100%20分钟后58.2%1个小时后44.2%8-9个小时后35.8%1天后33.7%2天后27.8%6天后25.4%一个月后21.1%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20 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不难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33.7%。随着时间的推移,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外界输入的信息会形成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很容易遗忘。如果瞬时记忆经过人的注意,便成为了人的短期记忆,但是如果不重复,也就是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重复多次的复习,这些短期的记忆就会成为长期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甚至形成永久记忆。而不会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所以说克服遗忘、加强记忆除了要及时复习外,重复也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高记忆的效果。①在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后迅速在相关题目中使用它们,从而加强记忆。②有意识的寻找归纳记忆内容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升记忆效果。③安排学习计划,有意识的按照当天、一天后、7天后时间节点安排复习,通过反复记忆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④刚刚熟记某点知识后反复记忆3-4遍效果更好,次数再多反而损害记忆效果。(四)摆脱不合理观念树立自信不合理信念通常有三个特征:第一,绝对化要求。即是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有些学生会对自己诸如:“我必须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不应该考不好”等等这样的要求。怀有这种信念的考生,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第二,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平时经常遇到学生提出“大题不会做,”“某学科太难,学不会”,“某问题一点思路没有”,这种观念往往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压力增大。第三,有“糟糕至极”20 的想法。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的、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很容易过分夸大某一次考试的后果,一次考差了,就认为糟透了、糟极了,甚至引发“考大学没希望了”之类的想法。这时学生往往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了。这个时候,我们要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来使自己认清其观念地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信念,可以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谁能够保证每次考试都能取得进步”,“我是不是有充分的、合理的证据说明自己真的完了?”“一次考试真决定高考吗”“真的是所有大题都不会吗还是某个具体问题”等。摆脱了不合理的观念,才有可能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在复习中所反映出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五)设定目标,不要自我设限人生从设定目标开始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荣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荣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20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同学们有谁知道世哪种生物才是世界上的跳高冠军?“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的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的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这就是自我设限效应。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变。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就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作为人类,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设定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激发自己的潜力,不断的超越自己,不能选择“考上大学就行”或者“从来没有订立目标”。自从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成绩后,曾有一位医学家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然而这一断言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场上,被美国选手海恩斯以百米9.9秒攻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看到自己破纪录的那一瞬,海恩斯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的。’20 我们心中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局限。高度并非无法超越,只是我们无法超越自己思想的限制,更没有人束缚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所以我们真的应该订立更高的目标,激发潜力,因为强烈的信念也能让我们普通人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日本的一个孩子从8楼摔下来,正在楼下20米之外的母亲飞快的跑过来,在孩子落地前接住了他。如果按照重力加速度计算孩子落地的时间,母亲奔跑的百迷速度可以达到9.56秒,这是世界水平,这是救孩子的强烈信念产生的不可思议后果。(六)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暗示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一切人身上皆可见到,暗示的特别功效在于,它不仅影响意识,还能影响潜意识,调动并控制生理反应。有一则趣闻,说是有一个人,进入冷藏室后被无意地关在了里头,顿时他极度紧张,越想越怕,越怕越冷,最后被“冷”得缩成一团,竟在惊恐中死去,可是,当时冷冻机压根儿就没有打开,冷藏室的温度并没有冷到冻死人的程度。那么这个人是怎么被“冻”死的呢?这就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结果。他老想着“我快要死了”,一遍一遍地进行自我暗示,结果导致死亡。我们也都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位病人,因为医生粗心,拿错了病例,一位得绝症的人拿到没有得病的病例,高兴的活了几十年;而没有病地的人却以为拿到得了绝症的病例,几个月就去世了。得绝症的人在积极的心理暗示的作用下都能起死回生,更何况我们是健康的人,我们只需要用心理暗示来改变心态和行为。“使劲握紧拳头”、“我一定行”、“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暗示方法。积极的心理暗示的运用是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的。用积极的语言或动作的方式将某种观念强加给自己,并以此来影响自己的行为或状态。在考试前,如果总是担惊受怕,总是问自己“考不好可怎么办?”“这下完了,”那你就总也摆脱不了焦虑的困扰。坚定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行”,“我有信心考出水平”,“我有能力考出水平”,“今天的精神真好,我一定可以考好”,“20 没关系,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那将不会是最后一次。”每天面带微笑地打开课本,笑是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快乐的表现,笑和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是和人的自信相互促进,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信心增强。考生经常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走路的时候昂首挺胸,让自己的步伐坚定有力,适当地加快一点速度,都是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拳王阿里在比赛前总是高呼:我是最好的,我一定拿冠军!学说积极的自我对话自我激励:我一定做最棒的自我要求: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自我表扬:我真是好样的自我提醒;我不会轻易放弃自我慰籍: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成功而已自我总结:做得对,继续干自我命令:立即行动我们用一句名言概括刚才的道理: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记住,神马困难都是浮云。综上所述,高三年级学生在一轮复习的状态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复习心态,稳定学生情绪,考试中有利于考生发挥出自己实际的水平。20 相传古罗马著名统帅凯撒公元前47年率部在小亚细亚吉拉城一举击溃帕尔纳凯斯的军队。整个战役只用了五天时间。凯撒在写信给罗的一个友人报捷时只用了三个音节简练、音响铿锵的拉丁词:Veni,vidi,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这是古今中外最简洁最明快的捷报。明年六月,是你们期待的笑脸。灿烂六月,决胜考场!我希望明年高考我们也能勇敢地对我们的家人、老师、亲戚朋友传达你的捷报: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今天讲座就到这里,同学们今后学习中有什么困扰,随时可以找我,我会作为一名忠实的倾听者,给同学们一些帮助,谢谢大家!《我要飞的更高》音乐响起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