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

ID:42827572

大小:333.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9-23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_第1页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_第2页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_第3页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_第4页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关键词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管理层次管理幅度摘要了解公共组织的基本理论,掌握公共组织常见的组织结构,理解公共组织的过程和行为,把握影响公共组织的环境因素。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公共组织理论是研究和揭示公共组织性质、设计方式、组织行为、组织发展规律等一系列组织问题的理论。一、公共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我们根据组织目标的不同将组织划分为私人组织与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公共组织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我们把公共组织定义为: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

2、目的的组织。考虑以下组织属于什么类型的组织:私立中学、国际红十字会、南昌公交总公司、工会、老干部局、水利局、农大后勤集团、律师事务所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人员2、组织目标3、职能范围4、机构设置5、职位设置6、权力职权7、权责划分8、规章制度9、团体意识10、组织设计11、支持硬件12、技术信息三、公共组织的类型1、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强制型公共组织。如各级政府部门。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如仲裁委员会、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3、如各类学校、研究所、医院等。3、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古典模型官僚模型非营利组织行政模型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南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某分局注册管理科的工作任务是负责该区内企业的注册登记及监管工作。为完成任务所配备的技术手段为人手一台液晶显示屏的DELL电脑、打印机、UPS。科里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且依据其服务性特点,女性占大多数。科长与下属之间关系融洽,下属能够积极配合科长开展各项工作。但因该科纪律严、工作强度大且枯燥,因此分局只能采取命令手段来调配人员。另外,该科有着较为完备的工作规则,包括业务流程等与业务密切相关的

4、规则。制度方面,培训制度比较健全,另有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同岗替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但相关的一些激励机制不够健全。问题:请指出该组织的构成要素及其所属的组织类型。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如高层、中层、基层。管理幅度:一名上级管理者或者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两者关系: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大。尖形结构(金字塔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扁形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二、

5、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1、直线结构厅长A局长处长科长科员B局长C局长处长处长科长科长科员科员2、职能结构A部A局B局B部C局C部职能科室1职能科室2科员科员科员财务处教务处XX处科室一科室二科室二科室三科室三科室一会计员教学秘书3、直线-职能制局长科长系主任院长校长4、矩阵结构A部门科员A1科员A2科员A3丙工作部乙工作部甲工作部科员B3科员B2科员B1B部门科员C3科员C2科员C1C部门三、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1、纵向结构(层次结构)反映行政组织内若干层次中特别是上下层次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两级制。直辖市——区三级制。直辖市——区

6、——乡、镇;直辖市——县——乡、镇;省、自治区——地级市——区;省、自治区——县、县级市——乡、镇四级制。省、自治区——地级市——县——乡、镇;省、自治区——地级市——区——乡、镇;省、自治区——自治州——县级市——区;省、自治区——自治州——县级市——乡、镇2、横向结构(分部结构)反映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和各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来往关系。按地区划分。如公安系统、税务系统、教育系统等。按服务对象划分。如国家外国专家局、老干部局、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等。按行业和产品类型划分。如归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轻工业局、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

7、冶金工业局、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纺织工业局等。四、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1、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分为首长制和委员制。类型定义优点缺点适用事务首长制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归一个行政首长执掌的组织体制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有力,易于保守秘密,可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损耗,能迅速完成任务。易导致滥用权力,独断专行,压制民主,无人牵制监督,不利于对行政事务的周密考察与恰当处理。执行与指导事务委员制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的委员通过委员会议集体执掌的组织体制集思广益,考虑周全,互相牵制,有利于权力监督。责任不明确,决

8、策迟缓,易泄露决策机密。政策寻求与决策的事务2、根据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类型定义优点缺点层级制行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上下层业务性质相同,但有隶属关系,业务范围由上至下逐层缩小的组织体制。组织系统业务相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