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复习课教案

马说 复习课教案

ID:42950954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马说   复习课教案_第1页
马说   复习课教案_第2页
马说   复习课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说 复习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双堆中心学校白献策复习方略1、自主复习:重点字词的解释和归纳2、自主复习: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背诵3、引导复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拓展4、练习复习:中考题型探究复习过程:一.展示复习目标。二.复习文学常识。1.学生自读作者简介及“说”的文学常识。2.多媒体出示题目,检测学生识记效果。作者回顾韩愈,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的美誉。文体复习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常用的手法。三.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自主复习字词的解释。1.学生读课文,识记词语解释。2.下发纸张,学生分类整理文言字词。3.

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补充。(1)字词归纳,读准字音。(2)通假字(3)古今异义(4)词类活用(5)“也”字句的分析。4.学生上缴整理结果。四.句子翻译。1.多媒体出示文本重点句子,学生试译。v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v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v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指名翻译句子。师生同纠正存在的问题,总结翻译文言文的注意事项。五.文意理解。分析文段一: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分析文段二: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3、“且欲与常马

3、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分析文段三: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3、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_____比作千里马,把____________比作食马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懑之情。六.拓展复习: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七.当堂训练中考题型。马说韩愈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4、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来源:学科网]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⑶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①骈死:     ②见③等:     ④策: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一食或尽粟一石。译文:                                         ②鸣

5、之而不能通其意。译文: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与文中画线句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答:                                                                4.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4分)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