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ID:42953918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_第1页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_第2页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_第3页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_第4页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占世强【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前置自学】1.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7),名,字,(朝代)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

2、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2.题目解说: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自传,传记文的一种

3、,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3.初读,整体感知:(1)加点注音: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晏()如黔()汲汲()俦()衔觞()欤()(3)重点字词理解。何许:不详:因以为号焉:不求甚解:会意:亲旧:或:造饮辄醉:期在必醉:晏如: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短褐穿结:自终:衔觞赋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不汲汲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64.多义词理解: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时去人远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颇示己

4、志其:其亲旧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言兹若人之俦乎5.再读,注意节奏。在课本中划分节奏:【展示交流、教师评价】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在文中的含义:今义:陶渊明的不求甚解:4.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性格:生活:志趣:形象:5.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赞:“不戚戚于贫贱”照应“不汲汲于富贵”照应“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

5、6、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7.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6【拓展阅读】老舍自传(有改动)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两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每购奖券,以得

6、末彩为荣。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第三课时【当堂训练】一、课内训练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

7、自得的隐士形象。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3.填空。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②黔娄之妻有言:“,。”其言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二、阅读延伸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8、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zhān,稠粥)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