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国家)-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

专升本(国家)-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

ID:43168597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专升本(国家)-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_第1页
专升本(国家)-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_第2页
专升本(国家)-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_第3页
专升本(国家)-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_第4页
专升本(国家)-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升本(国家)-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99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K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分组教学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3、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种观点体现了A.权威性B・顺序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4、《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A.1983年B.1984年C.1985年D.1986年5、形成良

2、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条件是A.发扬教育民主B.树立止确的学生观C.提高自身素养D.正确处理师生矛盾6、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A.初中阶段B.高中阶段C.大学阶段D.研究生阶段7、德育过程的基础是A・活动和交往B.自我教育C.学校教育D.说理教育8、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主张是A・学不躍等B.各因其材C.人不知而不愠D.开而弗达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社会活动10、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木手段是A.班主任工作B.共

3、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学习口、童年期所指的年龄阶段是A.三岁至五六岁B.五六岁至十一二岁C.六七岁至十一二岁D.六七岁至十三四岁12、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B.教育规章制度C.招牛考试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二、辨析题13.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14.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三、简答题1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16.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17.简述

4、德育工作应贯彻的德育原则。四、论述题18、试述教学过程的本质。心理学五、选择题丄9、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A.应激B.激情C.热情D.心境20、''前怕狼后怕虎〃指的是哪种意志品质A.盲从与独断B.任性与怯懦C.顽固与执拗D.优柔寡断21、用''一目十行〃形容人的阅读速度,从注意的角度讲,主要表明他的注意A.稳定性好B.分配好C.转移好D.范围广22、所热爱的对象的遗失或破裂,以及所盼望的东西幻灭时的情绪体验是A.快乐B.悲哀C.愤怒D.恐惧23、人的高层次需要的表现为A.兴趣B.动

5、机C.理想D.世界观24、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迅速发展期是A.少年期B.青年期C.成年期D.老年期25、人们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解数学题等活动中的注意是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注意26、个性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B.气质C.兴趣D.性格27、教师用红笔阅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了刺激物的A.新异性B.对比差异性C•强度D.活动变化28、有预定目的、确定任务而自觉地运用方法识记事物的过程是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29、助人决策中明显旁观者效应发生在下列哪个

6、阶段A.注意B.解释C.决定与确定D.选择行动30、少年期性意识的最突出的特征是A.同性、异性间无差别B.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C.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D.对异性的疏远与排斥六、辨析题3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32、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七、简答题33、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34、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35、简要说明心理咨询的基木原则和基木步骤。八、论述题36、论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答案

7、: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B2、D3、A4、C5^C6>B7、A8、D9、B10>D11>B12、A二、辨析题丄3、错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该观点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丄4、错误。这句古语的意思是示范、模仿,指的是教师特点中的示范性而不是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主要是讲教师劳动的方式具有个体性,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在教学、辅导、批改作业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都是个人活动,都带有明显的主体性。三、简答题15、(1)复杂性、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劳

8、动目的全面性、劳动任务的多样性以及劳动对象的千差万别。(2)连续性、广延性。教师劳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严格界限。(3)长期性、间接性。教师劳动的成果是培养合格的人才,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周期性长。(2)主体性、示范性。教师劳动的手段是教师自身,是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6、总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3)高屮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17.(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3)知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