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

ID:43882745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_第1页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_第2页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_第3页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木文通过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税负差异的比较分析,并通过比较地区间税收负担、经济发展和税收贡献,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增长东高西低,而宏观税负西高东低。同时,分析我国各地区税收负担差界形成的原因,如东酋部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差界、所有制结构差界、财政体制因素、国民收入分配差杲以及税收政策差杲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理划分税收管理权限、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各地区税收负担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税负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各项税收收人总量与经济产业总量之间的比值,

2、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税收能力的体现。一国(或一个地区)税负的高低与经济增t和经济总量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发展速度越快,其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强,税负的上限水平越高;反Z,经济越不发达,其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弱,税负的下限水平越低。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至2000年,我国税收总收人达到58914.1亿元,年均增长17.5%,绝对额每年递增1200亿元。无疑,税收的突破性进展壮大了国家财力和中央宏观调控的能力,但由于地区经济差距和税制设计的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倒挂”的现象,即东部地区经

3、济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快而税负轻,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经济增长速度慢反而税负重。超常的税负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进一步影响西部地区税收功能的发挥,从1何又形成下一轮经济的超常税负,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地区税负差异的实证分析表1给出了税制改革以來,中国各省、市(区)的税负情况和CDP增长率资料(重庆市受资料所限,将其并人四川省研究)。由表1可以看出,地区间税收负担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能够比较肯观的定量分析,我们采用计算“错位”数方法,将各地区的税负和CDP增长率的“错位”情况进行分析。显

4、然,“错位”越多,税负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越明显。从上表可以得出比较结果是:税负偏高的地区有北京、上海、云南、辽宁、广东、山西、四川、贵州、宁夏等地,其中,北京为屮央金业集屮缴税地,而上海和广东各有一个证券交易所,证券印花税在这两省集屮缴纳,因此税收负担率较高,其余多属经济不发达的西部省区;税负偏低的地区有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多属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区。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把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域。其中,东部经济带包括:京、津、辽、冀、鲁、苏、浙、沪、闽、粵

5、、琼、桂等12个沿海省、市、区;屮部经济带包括:黑、吉、晋、皖、赣、豫、鄂、湘、内蒙古等9个省、区;西部经济带包括:新、川、藏、滇、青、甘、宁、陕、黔等9个省、市、区(重庆市并人四川省研究)。由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税收情况比较特殊,为分析需要,我们把东部地区分为肓辖市和其他省区两个组。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清楚地显现出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水平的不均衡性:经济增长东高西低,而宏观税负西高东低。19%—2000年,西部与东部相比,平均经济增长低1.3个百分点,而平均税负只低0.8个百分点。如去除三个情况比较特殊的直辖市,东部其他9省区平均经

6、济增长比西部高1.1个百分点,而平均税负反而低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酋部与小部相比,平均经济增长低0.5个百分比,而平均税负却耍高出33个百分比。从平均意义上來说,西部经济每增长1%,承受的税收负担为109%;而东部9省区和中部经济每增长1%,承受的税收负担分别为86%和73%。这说明酋部经济所承受的税收负担率是东、中部的1.27倍和149倍,其反差可见一斑。从“贡献”力度上分析,直辖市的税收贡献是全国平均税负水平的231%;东部九省(区)和中、西部则分别是91%、73%和104%。由此可见,直辖市的税收贡献最大,•其次是西部,而东部九省

7、区、中部则贡献不足。再计算标准差系数,东部九省区为住0928,直辖市为0.1321,中部为住0284,西部最小,为0.011k说明西部和屮部税负动态变化较为平缓,而其他地区税负动态变化幅度较人。也要看到这儿年东部地区的税负增幅比较明显,1996-2000年税负与GDP增长率Zl'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509,0.0—08,0.1644,0—555,0.3021,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说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正在趋于好转,西部地区税负不平的现象有所改善。二、税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现行增值税税制采用的是生产型

8、增值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是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这就使资木冇机构成高、设备购置数额大而原材料投人较少的重工业企业,税负明显高于资本冇机构成低的轻工业金业。由于我国长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