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建构评价研究

知识建构评价研究

ID:43921686

大小:30.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6

知识建构评价研究_第1页
知识建构评价研究_第2页
知识建构评价研究_第3页
知识建构评价研究_第4页
知识建构评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建构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知识建构评价研究摘要随着知识建构研究的兴起,知识建构的评价研究也将成为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讲述知识建构的涵义、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解析知识建构的评价原则,最后对知识建构评价模式进行梳理。关键词知识建构;评价原则;评价模式researchonevaluationofknowledgebuilding//liujialiangabstracttheresearchofknowledgebui1dingemergedsince1980s,andsoonbecomesanimportantaspectofesc1.withthedevelopmentofknowledgeb

2、uilding,evaluation,asoneimportantpartoflearningactivities,issuretobecomethefocusofknowledgebuildingresearch・conceptionandcharactersofknowledgebuildingisintroducedinthefirstpart,adetailedanalysisofknowledgebuildingevaluationfollowed,includingevaluationprinciplesandpatterns・keywordsknowled

3、gebuiIding;evaluationprinciples;evaluationmodelsauthor'saddresseducationaltechnologyandinformationcenter,guangdongmedicalcollege,dongguan,guangdong,china523808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情境认知、分布式认知、灵活认知理论以及注重社会、文化、历史取向的社会建构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对把知识看做固定的、可以储藏传递的知识观产生质疑,逐渐提出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知识存在于情境中并对实践依赖的新知识观。

4、新知识观下的学习,主张个体通过社会协商,充分利用语言、符号、活动等中介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1]。知识建构被看做一个创建和修正公共知识的过程,知识建构是通过创建公共目标、小组讨论、综合想法,以及创建新的认知人造产品的过程來得以实现的。1知识建构理论及其特征1991年加拿大多伦多教育学院的scardamalia和bereiter教授提出知识建构(knowledgebuilding)的理论。按照scardamalia和bereiter(2003)的观点,知识建构可以定义为产品和某社区价值观的不断改善,主要通过提高个体在社区中所获取的远大于个体所付出的可能性,并且成为拓展文化成

5、就的组成部分。知识建构特征:1)社区的概念是能够不断改善的;2)关注群体知识,不仅仅是个人知识;3)强调寻求解决困难问题的解决方案;4)口标和产品出现的随机性[2]。2知识建构的评价原则1)确定知识建构原则;2)关注个人和群体的知识建构;3)赋了学习者评价的权利,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评价;3)将评价嵌入学习活动中;4)评价设计反映评价的任务。3知识建构评价模式知识建构评价模式是随着cscl(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领域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时期,cscl研究的范围不同,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侧重点也不同。1)基于自主学习

6、的学习成果评价模式。基于自主学习的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是在评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来的。1991年,garrison提出针对网上课程交互分析模式,该模式强调评价批判性思维、社会协商和知识合作建构的过程。交互分析模式包括5个阶段:共亨/比较、冲突、协商、合作建构和测试/应用。1992年,henri提出分析认知学习结果的评价模式,该模式基于ennis(1986)的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12种认知能力分类法。这一模式包括5个认知维度:基本分析、深入分析、推论、判断和策略。1997年,newman在henri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批判性思维每个阶段的指标。newman通过浅显/深刻的过程二分

7、法,发展了20多对指标。这些指标被分到10个不同主题的组:相关性、重要性、新颖性、外部知识/经验、模糊处理、思想链接、辩护、批判性评价、实际应用和理解的广度。2)随着研究深入,评价模式的发展受到学习理论方面的影响。此时的学习理论开始关注学习社会性,强调社会的交互性,认为交互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评价模式开始更多地关注群组的层面,不再是个人。gunawardena认为知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层而的创新和在群组层面的创新。他认为协商和合作建构分为5个阶段:共亨/比较、冲突、协商/合作建构、尝试建构的测验和新构知识的应用。1998年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