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

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

ID:43935341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_第1页
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_第2页
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_第3页
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_第4页
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总结临床少见内科急腹症的误诊误治原因,提高对少见内科急腹症的正确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例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8例,好转6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业务学习,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详细的询问病史及仔细的查体,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大大减少内科急腹症的误诊误治率,提高成功率。【关键词】急腹症;误诊;腹痛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81急腹症是一种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

2、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是由于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的症状和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急性腹痛。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6月-2012年4月住院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发病原因,为临床对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益的借鉴。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6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2〜70岁。急性上腹痛19例(其中剑突下疼痛8例,右侧上腹部疼痛9例,左侧上腹部疼痛2例),

3、右下腹痛2例,左下腹疼痛4例,伴恶心、呕吐19例,腹部压痛者10例,血压下降2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14例,带状疱疹2例,肺炎、胸膜炎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癫痫1例,白血病1例,过敏性紫瘢1例,风湿热1例,铅中毒1例。误诊情况:被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肠痉挛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1例,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1.2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患者的临床资料。2结果治愈18例,好转6例,死亡1例。3讨论3.1误诊原因(1)临床症状不典型,常缺乏原发病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急腹症的各种症状,具有较强的迷惑性。(2)

4、询问病史及查体不仔细,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不够透彻。(3)分科过细,医师由于本身的专业限制,在鉴别诊断上思路狭窄,以局部症状先入为主,被腹部症状所迷惑,因而,只注重消化系统检查,忽略了全身各系统的检查。(4)辅助检查不合理或者不全面。(5)不合理使用镇痛剂。3.2发病机理(1)心绞痛、心肌梗死: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几乎都位于心脏下壁表面,某些心绞痛、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和右室梗死)和急性心包炎患者,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对胃肠道作用,疼痛往往不在心前区,而首先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易被误诊为急腹症。极易与

5、急性胆囊炎、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相混淆,临床上有2.7%〜17.6%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笔者所在医院1例患者以右上腹部疼痛1d入院,门诊B超提示胆囊多发结石伴胆囊炎,考虑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入院后ECG提示广泛下壁心肌梗死,治疗无效死亡。(2)腹型癫痫:腹型癫痫是间脑癫痫的一种类型,分为周期性呕吐及周期性腹痛两个亚型,国内报道约占癫痫的1.1%,是一种少见类型,儿童期发病最多。其可能的病因以高热惊厥为首位,其次为出生时窒息、产伤。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病灶多位于皮质下自主神经系统

6、中枢-下丘脑部,多属于皮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作而出现异常放电所致。(3)肺炎及胸膜炎:大叶性肺炎(特别是下叶)、膈胸膜炎引起的疼痛可沿肋间神经放射至腹部、右侧,易被误诊为胆囊炎,左侧放射痛易被误诊为胰腺炎。(4)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临床上对于上腹部无疱疹性带状疱疹更易误诊。(5)血液病:多种血液病可以引起腹痛症状,常见的有白血病、过敏性紫瘢、血吓咻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①白血病本身可导致肠道出血

7、、腹泻、黏膜炎和肠梗阻等。腹痛可因白血病浸润、炎症、肠梗阻及肝脾包膜胀痛等引起[2]。约2/3患者可出现以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为主,同时可伴有呕吐、呕血或便血严重者为血水样大便,因消化道黏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黏液便、便血等,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发作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而误诊为外科急腹症。②血吓咻病又称血紫质病,系由遗传缺陷造成血红素合成途径中有关的酶缺乏导致吓啡产生和排泄异常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血吓咻病临床表现为三

8、大主症:腹痛、精神神经症状、皮损。腹痛见于长期接触铅粉尘或烟尘者,偶尔亦见由误服大量铅化合物者。③腹型过敏性紫瘢为胃肠道过敏引起肠黏膜、肠系膜或腹膜广泛出血所致,常为阵发性绞痛,位置不固定,且常伴恶心、呕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