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田葳文献综述

崔田葳文献综述

ID:44363925

大小:50.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上传者:U-7604
崔田葳文献综述_第1页
崔田葳文献综述_第2页
崔田葳文献综述_第3页
崔田葳文献综述_第4页
崔田葳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崔田葳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中国冊政储蓄对地方经济支特的研究综述题目: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媒述崔田蘆科学枝术学院经济学082卅0830饨3郭晖职称:2010年12月25日 新疆衣业大学教务处制中国邮政储蓄对地方经济支持的研究作者:崔皿威指导老师:郭晖摘要:本文有限介绍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地方经济的现状,其次指出了邮政储蕃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增强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近來年,农村资金流失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发放贷款的方向是农村,从而使邮政储蓄资金凹流农村。由丁•邮政储蓄银行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导致其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农村金融,小额贷款China'spostalsavingsinlocaleconomysupportresearchAuthor:Cuitianweiteacher:Guohui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dlimitedChinapostalsavingsbanksupportlocaleconomicsituation,thenpointsoutthepostalsavingsbanksupportforruraleconomicdevelopment,theproblemsinthelastanalysisbasedontheabovepertinently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toenhancethepostalsavingsbankserviceintheruraleconomicdevelopmentabilityinrecently,ruralcapitallossproblemistoinfluencethedevelopmentofruraleconomyimportantreasons,China'spostalsavingsbank,aftertheestablishmentofthelendingdirectionisthecountryside,sothatthepostalsavingsfundsbackflowruralareasduetothepostalsavingsbankownexistencetheparticularity,leadtotheprocessofoperation,someproblemsstillexistKeywords:thepostalsavingsbank;Theruralfinancial,smallloans一、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大力推广小额贷款,满足农户和农村企业资金需求2007年3月,中国邮储银行在福建、陕西、湖北三省进行小额贷款试点,6月在全国七省开办小额贷款试点,2008年开始在全国推广。2008年1月,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日均放款量仅177万元,到12月,日均放款量突破3亿元。截至2009年1月31□,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在全国31个省(口治区、直辖市)、312个地市分行、1900多个县市、2300多个分支机构开办,其中县和县以下分支机构1459个,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8万笔、377亿元,笔均贷款金额为6.52万元。H前,其中农村地区的种植户、养殖户、农产品工业主、畜牧业主是这项服务的 重点,一些专业村更是重点市场。截至今年2009年4月23日,在全国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40亿元,每天累积发放量在2亿元到3亿元,其屮屮部六省市占5000万到6000万元。[1] (-)开展银团贷款,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的不足邮储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借助其他金融机构良好的资产营销和管理能力,将大宗邮储资金批发出去,投入到国家“三农”重点工程、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使资金间接冋流农村。截至2009年1月末,支农协议存款余额为524亿元,认购农发行债券余额为412亿元。所签订的银团贷款合同中,涉及农业用途的银团贷款笔数66笔,合同金额73亿元,贷款结余70亿元,主要是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村镇水利水电项H、农村供水给水项H以及县乡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H。[2](三)发展汇兑及其他中间业务,提供各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服务近年来,邮储银行依托网络优势和信息技术,为农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据统计,2008年,通过邮政储蓄异地交易的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为7650亿元,通过汇兑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为1132亿元。此外,邮储银行提供代收农电费,代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粮食补助金等服务,与邮政物流结合,参与开展“家电下乡”活动。2008年服务“三农”代收付业务累计办理17488万笔,金额200亿元。为保证农民能买到国债,以使金融服务惠及”三农”,邮储银行在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开展了”送国债下乡”活动。去年以來,北京分行在农村地区新增了12个网点、改造了30个郊区储蓄网点,并先后投放142台ATM、345台P0S机、2173台商易通,让农村用户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该行联手北京市建委在全国首发邮储银行”暧心卡”,为建筑企业开立”农民工专用账户”,减少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彖。[3]二、解决制约邮政储蓄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一)引导邮政储蕃资金回流农村,实现邮政储蒂改革业务创新邮政储蓄经过20年的发展,储蓄余额和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6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L6力多亿元,储蓄帀场占有率近10%: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己超过3.7万个,居国内金融机构网点之首,其中县及县以卜农村网点占了总数的2/3以上,全国4.5万个邮政汇兑网点中有3.2万个分布在农村地区,邮政储蒂机构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垂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银行业的战略性调整,除农业银行以外的各商业银行的县、乡(镇)一级分支机构业务收缩,其业务重心转向城市,导致对县域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急剧萎缩。农村成了银行业务的空白市场。邮政储蓄具有农村营业网点多的优势,应该发挥这一优势,通过发放小额贷款等业务,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冋流农村。[4](二)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符合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意图H前,应积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导邮政储蒂资金回流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捉供金融支持。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轄吸收的资金冋流农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扩人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2007年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突出强调,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国家将在信贷推进、建立农村保险市场、人宗农产砧期货市场三个方向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因此,以邮政储蒂改革为契机,引导邮政储蒂资金向农村回流,符合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意图,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引导邮政储蒂资金冋流农村,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严重。从理论上看,农村“金融抑制”现象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第一,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不匹配,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问题突出;第二,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难以支持非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农村资金供求才盾突出,农村资金存量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的需要。从实践上看,农村融资难、贷款难。具体而言,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农户很难为大型农业机械融资;农业经济发展的结算渠道不畅,农村异地汇款难,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大多乡镇金融机构往往只吸收农村资金而不发放贷款■农村货款结算、保险、咨询、代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缺失。由于农村金融市场支农信贷供给明显不足,造成农村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难以缓解。推动邮政储蓄改革,构建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的渠道机制,可以缓解农村的金融抑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6]三、小额信贷的特点小额信贷较其他商业贷款有很人的不同,具有其自身的显苦特点,一般认为,小额信贷有以下特点:(1)贷款对象为贫困户—•方而,这类人群山于生活贫困、有着强烈的改善目询生活状况的需求,而现实中,造成其贫困的原因很人程度上是缺少进行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传统的商业贷款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满足该类人员的资金需求。(2)贷款由于牛产而非消费小额信贷是向贫困户捉供牛产所需的资金,解决H脱贫的资金问题,而不是消费贷款,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3)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小额信贷一般是为了满足贫困户,尤其是农村贫困八生产上季节性的需要,一般贷款期限较短(一年、3-6个刀等),贷款主要用于购买一些必要的牛产资料、小型机械设备等,额度较小。(4)不需要担保或具有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还款周期短贫困户缺少可以抵押的资产是其难以获得一般商业贷款的重要原因。小额信贷则探索了一些适合农村背景下的特殊担保机制。由于小额信贷缺乏可以在贷款违约后处置的有价资产,为了防范风险,小额信贷一般采川分期还款模式:而H期间较短,这样有利于贷款的回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的风险;此外,冇利于资金的循环使川,减少资金积压,提高利息收入。(5)利率水平市场化,一般高于传统商业贷款很多。[7]由于农村与城市存在着明显的金融市场分割现象,这一分割也是必然的。贫困户存在着大量的资金需求,且小额信贷机构金融供给有限,再加上贫困地区特有的高贷款成本缺乏抵押,与国际农村小额信贷相比中国的实践额度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交通不便、信息化落厉等因素额外又增加了成本的支出,因此信贷利率水平一般较高。(6)小额信贷是一种过渡性金融运作体制从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来看,小额信贷是一种过渡性金融运作体制,是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种融资机制。一旦贫困现彖得以消除,小额信贷机构必然会走向传统的商业贷款模式,其各项基木特征也将最终发生变化。越来越明显的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趋势足以说明这-点。结合上面小额贷款的特点我们对以得出,一个完善的小额信贷应包括两个层血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以一定规模展开并服务于特定目标群体层。第二,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既是小额信贷存在的意义,更是其生存发展的方式。小额信贷机构作为-•种金融体系发展中的过渡性产物,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有其存在的必然,虽然其主要目标是扶贫,是一种扶贫手段,但从运作机制上看,其木质是一种金融服务,是为传统金融不能覆盖的广人有生产能力和愿望的低 收入阶层捉供稀缺的金融要素,使他们逐步摆脱贫困和加快发展,同时该小额信贷组织也能生存利发展。[8]结论:从邮政储蓄银行成立至今,随着邮政银行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一统天卞的局而已经被打破。邮政银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不仅加快了白身的业务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村金融环境的建设,通过对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内外环境的分析,在业务经营、业务支撑和业务保障方而给出建议性意见,尤其是提出发展电子商务中小额信贷的思路以及小额信贷信息员网络的建设。但是,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成熟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通过实践的积累,更深层次的去探索研究。[1]程晓娟•张永波中国邮政储箫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对加速邮政储蓄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探讨(理论Theory)[2]俞口J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王石.NG0及其在扶贫开放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6卷.[4]李俊.对加速邮政储蕃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探讨.吉林金融研究2007年第10期[5]屈波.邮政储蓄资金“反哺”农村的障碍分析及建议【J】.西部金融,2007(10)[6]冯涛.提升邮政储蓄资金支农力度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7(19)[7]吴宝国.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町•北京:屮国经济岀版社,2002[8]杜晓山,刘文璞。小额农贷原理及运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