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早期梅毒28例临床分析

老年早期梅毒28例临床分析

ID:44433318

大小:39.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老年早期梅毒2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老年早期梅毒2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老年早期梅毒28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老年早期梅毒28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早期梅毒2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早期梅毒28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老年;早期梅毒;硬下疳随着我国梅毒的发病数目上升,老年早期梅毒患者也逐渐增多。我们收集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诊断为老年早期梅毒患者28例资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老年早期梅毒患者均为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均符合早期梅毒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60〜65岁12例,66〜69岁9例,70〜79岁5例,〉80岁2例。职业分布:23例男性患者中,干部4例,工人6例,个体经营者10例,农民3例。传染来源:非婚性接触者23例(均为男性),由配偶传染者5例(均为

2、女性)。1・2临床表现一期梅毒:6例均为男性;发病时间(2.78±0.36)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硬下疳,即为无痛性溃疡,红色,直径(1.2±0.41)cm;硬下疳位于冠状沟3例、龟头2例及包皮内板处1例;5例皮损单发,1例有2处皮损;4例伴有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无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共19例;男16例,女3例;发病时间(13.8±2・1)周;其中掌跖部玫瑰疹8例,丘疹样梅毒疹4例,斑疹样梅毒疹3例,生殖器或肛周扁平湿疣4例。潜伏梅毒:2例均为女性。同时有一、二期梅毒表现1例,发现时间为18周,表现为

3、冠状沟硬下疳及掌跖浸润性红斑伴躯干部玫瑰色红斑。1.3实验室检查28例患者均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RPR滴度1:1者9例,1:2〜1:8者6例,1:16〜1:32者9例,1:32〜1:64者3例,>1:128者1例。1.4治疗及随访27例患者采用节星青霉素治疗,其总疗程为:节星青霉素每周1次肌肉注射,240万单位,分两边臀肌注射连用3周。1例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其总疗程为:头胞曲松钠1g/d,静脉滴注,连用14d。所有病例治疗后第1年每3个月检查RPR滴度1次,第2年每半年检查

4、RPR滴度1次,第3年复查RPR滴度1次。其中3例在3个月复查时RPR转阴,12例在半年后RPR转阴,8例在9个月RPR转阴,4例在1年后RPR转阴,1例在2年后RPR转阴。2讨论我国当前梅毒患者中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发病以20〜39岁年龄组最高,但近年来老年人群早期梅毒的患者明显增多。本文病例有如下特点:①23例有明确非婚性接触史中,17例有嫖娼史,另6例有“情妇”或多个性伴,并且在高危性活动中,未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②就诊前多数有误诊、漏诊病史,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有:老年早期梅毒皮疹复杂多样[2];患者常隐瞒病史;医务人员对老年

5、早期梅毒认识不足,未能认真仔细询问病史及性生活史。③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多为工人、农民及个体经营者;大多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身体强壮,生活空虚。④因老年人性功能相对较差,部分老年人在性活动中服用西地那非及“类似西地那非保健品”,采取性交、口交等多种性活动方式,更增加了感染梅毒等性病的机会。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性传播疾病,容易误诊。针对老年梅毒患者的日渐增多,每个老年公民应加强自律意识,洁身自好。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西地那非”及其“类似保健品”的监管力度,可能会减少老年梅毒的发病率。【参考文献】[1]王去非,朱英华•男男性接触

6、者早期梅毒22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5):294-295・[2]任昌贵.老年梅毒77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5):4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