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企業改造之策略規劃

第2章企業改造之策略規劃

ID:44635253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第2章企業改造之策略規劃_第1页
第2章企業改造之策略規劃_第2页
第2章企業改造之策略規劃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2章企業改造之策略規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認輔札記「老師,您理頭髮!」「老師,您今天很帥!」「老師,什麼時候還要去您哪裏開講?」「老師,今天要玩什麼把戲?」「老師,您有什麼工作需要我幫忙嗎?」這些孩子(認輔學生和小團體的成員)的問候語,顯示我們良好的關係和他們純真的一面。有時同仁會用半開玩笑的口吻:「您到底用什麼東西『騙』小孩呢?」我常幽默的回應:「我常請他們吃『甜』『桃』,所以嘴巴很『甜』,甚至還帶點『淘』氣,您們要不要也吃一顆呢?」輔導學生的四個步驟:建立良好關係、了解生活狀況、尋求問題癥結、進行輔導。從事輔導工作(小團體輔導、班級輔導、個別輔導和認輔

2、學生)多年,一直遵循此步驟進行輔導,但是有一個問題-直在心中,就是每次的成效如何呢?雖然輔導工作是長久性的,有時也不可能有立即成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也就是我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我和他們彼此都是對方生活的一部分,在他們心裡鬱卒煩悶時,多一個聽眾,多一個關心他的人。因此我覺得認輔學生的前兩項工作-建立良好關係和了解生活狀況必須要先落實,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下談談個人心得:一、建立良好的關係:認輔的學生信任您,他才會常來找您,談話時才會暢談並說出心中的真話。那如何讓他信任您,唯有彼此建立良好的關係。建

3、立良好的關係,就好像是做公關一樣,要有一些方法和技巧。這裏的建立良好關係,我採較廣義的範圍,包含認輔學生本人、班導師和家長。首先談談如何與認輔學生建立關係呢?第一是用物質誘發:雖然現在兒童對物質不虞匱乏,但國小階段的兒童,對「吃」(糖果、餅乾、冰棒、冷飲)和「小禮物」(貼紙、卡片、遊戲卡、玩偶)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老師給的,這些東西的意義就更加不同。但必須注意物質的獎賞雖然能短時間收到效力,但不可變成常態,否則易生負面效果。第二是讓孩子受到肯定:善用「任務」和「工作」,例如:跑腿、收拾東西、澆花或裝訂東西等,交

4、付其完成,並給予口頭或物質獎賞'讓孩子得到愛和肯定的價値。笫三是讓他感受您的誠心:其實要獲得孩子的信任,物質的給予和獎賞只是條件,其實最重要的是您的真心,唯有「真誠」,才是雙方建立良好關係的橋樑。與級任老師建立良好關係,對認輔有何幫助?學生和我的上課作息大致相同,想每週排固定時間進行輔導較有困難,所以必須與該生的導師密切聯繫,除了每週固定時間接觸輔導外,也可利用自己有空的下課時間或午休時問,進行短暫的閒聊或關心,也是不錯的互動方式。其實互動不一定制式化,時間不一定要長,五分鐘或是一兩分鐘也可以;互動形式也可以多樣化

5、,請他一起掃地、澆花,邊做邊聊也不錯。但是這些時間的伸縮權大部分在導師,所以要與導師建立良好關係,並取得某種程度的合作默契,以及可以快速取得學生的生活訊息,這對輔導上皆有加分的效果。與家長的關係不可輕忽?假如家長反對,您在輔導成效上就會大打折扣。記得上回有位認輔學生的家長,對認輔有歧見,深怕自己的孩子被貼「標籤」,反對孩子被認輔,甚至斥責導師和學校的不是。經歷這次事件,我深深覺得教育家長比學生重要,也體認家長是我們需要公關的一部分。二、了解生活狀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就必須成爲他生活的一環;想成爲他們生活的一環

6、,觸角就必須延伸到他的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那如何了解他的生活呢?單憑一對一的訪談,可能有失真實性,有時孩子會加以掩飾或語帶保留,有時必須依靠工具輔助,我最喜歡讓孩子畫「家庭動力圖」、「學校動力圖」、「家庭秘密花園J和「學校秘密花園」,再行半結構式訪談,最後硏判孩子的心理投射,並與導師提供的資料交互硏究,以利真實的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三、關懷陪伴:認輔教師必須輔導學生到怎樣的程度?是矯正學生所有不良行爲?如果如此,可能會令許多認輔教師對此工作卻步,並徒增認輔教師的困擾。其實我認爲認輔教師的工作較偏重初級輔導

7、,必須做到「關懷陪伴」的地步。其實「關懷陪伴」不只是口號,應該是學生的感受。與認輔學生每週固定時間的約會,盡量不要任意因故更改時間;互動的時候,老帥必須停下自己手上的工作,能傾聽他的話語,同理他的想法和感受。孩子的敏感度是蠻細膩的,您的真心和關懷,他們是可以感受的到;當他們的心受感動,不適當行爲也自然而然有所改善。生命是一條河流,您加入什麼就擁有什麼。其實「認輔工作」本身是一種助人的工作,也是一種快樂的志業。我一直朝著「把別人的孩子視同自己孩子般的疼愛和關心;把對自己孩子的要求標準和對待別人孩子一樣」的心態在調整和

8、努力;也深信只要我們老師「用心」和家長的「關心」,我們的孩子會更「開心」。作者資料姓名:陳俊郎月艮務學校:高雄市桂林國民小學職稱:教帥聯絡電話:(07)7910766轉221或411地址:高雄市小港區桂陽路390號電子信箱:t72@mail.klps.kh.edu.t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