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

ID:44638749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_第1页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_第2页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_第3页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_第4页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木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检测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y-GT)、AST/AL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2、,适合临床推广。[关键词]硫普罗宁;抗结核药物;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2(c)-0071-03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同时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在抗结核夯物中较为常用的有利福平、毗嗪酰胺、异烟腓等,均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1]。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可能导致患者停止抗结核治疗,影响正规治疗的顺利完成,对结核病的治疗与预后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有效治疗药物性肝损害,能够及早使患者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

3、意义。本文分析硫普罗宁在药物性肝损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抗结核商物性肝损害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共130例,均符合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存在药物性肝损害病史与嗜酒史的患者[2]。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双盲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8〜68岁,平均(46.7±5・9)岁,其中III型结核58例,IV型结核5例,V型结核2例;对照组患者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1〜65岁

4、,平均(45.9±6.6)岁,其中III型结核患者55例,IV型结核6例,V型患者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结核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o1.2临床检查所有患者抗结核常规治疗方案均选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HRZ(S)E/7HR抗结核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肝胆B型超声、肝功能化验、血常规检验以及甲〜戊型肝炎的病毒学临床检验,在抗结核治疗方案开始1周后进行血常规与肝肾功能检验,保持每周1次。患者肝功能发生损害的时间多为抗结核治疗方案开始的30d后,主要临床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纳差与尿液发黄。发生药

5、物性肝损害后首先停止药物治疗,所选样本均为轻度肝损伤。1.3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120060658,每支5ml含夯量为0.2g)0.2g与5%的葡萄糖溶液250ml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以4周为1个疗程。対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C2.5g、肌昔0.4g与5%的葡萄糖溶液250ml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以4周为1个疗程。1.4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后每周进行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丫-G

6、T)、AST/ALT,治疗前后对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与心电图进行检查,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1.5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基木消失,肝功能检测结果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肝功能检测结果明显好转,ALT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值2倍以内;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肝功能改善情况不显著[3]。总有效率二(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X100%o1.6统计学方法釆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釆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

7、床疗效的比较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23%,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2.2两组肝功能指标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ALT、AST、TBiL、y-GT、AST/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y_GT、AST/AL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常规、尿

8、常规、肾功能与心电图均未出现明显异常,除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输液速度较快导致的肠胃不适外(调整输液速度后症状消失),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牛。3讨论药物性肝损害一直是临床常见的肝病2—,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占3%〜9%[4]。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常用约物有抗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